身处香港,人人争占发言空间。建道神学院梁家麟院长在《建道通讯》鼓励年青的传道人在批评处处的时代坚持发声,勇毅前行。
梁院长指,在批评的风气下,不少人都成"反对派",说话和做事的人随时招来各种批评和反对声音。这些声音有些具参考价值,但压倒性多的是发声者纯粹表达他们心中感受,并伸张他们的发言权而已。正如不少人(包括许多管理层的人)借故批评人来为自己在市场定位。梁院长表明担心批判后,不晓得如何建设,将自己扣在"反对派"的位置,失去自身的立足点,不折不扣的"离地"。
他提到有年轻传道人因受不了年轻信徒的批评,而决定辞职。他说,面对阻碍人会感到举步维艰,尤其要做成一件事,要有事倍功半的心理预备。因此勇气和决心是不能少,"勇气用作抵御各种批评反对的压力,决心则让他能贯彻始终。忧谗畏讥者,必功败垂成。"
当面对众说纷耘的局面,身为传道人不可能漠视反对者的批评,不作任何形式的妥协和让步,反之关键性是我们如何在妥协和让步中坚持核心信念和原则,认清终极的方向。
现时香港社会和教会面对重重危机,他剖析虽然有保守派拒绝承认危机,也拒绝任何转变,但他认为只是极少数派,多数人仍能看到问题的所在。至于多数宗派和堂会,近年有发展停滞及倒退情况:"今天我们的主要困扰是知道问题,却寻不到可行的答案;了解现存模式已逐渐失效,却找不到更好的取代而已。人人都期待有人闯出新路,期待有约书亚和以利沙的崛起。"
他劝勉年轻的弟兄姊妹,别太在意日渐式微的保守声音,不要被干扰,更不要因其存在成改革无效借口,不将时间精力放在对峙上。
此外,亦别受时下的批评风气所牵制,不要放弃理想,又或将理想没付诸实践。另一方面,他劝勉不要只顾批评,拒绝建设,不要自甘做上世代和整个建制迫害下的"受害人",使自己变得不济,然后以此来控诉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失败。无须美化上一代的贡献,亦不必夸大其破坏性,甚至要拒绝失败主义的情绪,拒绝扮演反题而却成建制的"阑尾"。
而最重要是,不要终日以平反甚么控诉甚么来自我定位,或以受害人身分亮相,让自己活在仇恨、忿怒的负面情绪。他提醒,这种仇恨可以拆毁,惟有爱能成全生命、建设未来。
所以,他促请年轻传道者,勇敢地向世界宣告:耶稣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祂是人类的出路、人生的答案,这个宣告并不由上一代,或任何一代以任何表达形式所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