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教會自養的情況與挑戰

mis_20060505_sanzi.
福音證主協會於4月24日舉行「神州情月禱會」,是次主題為「內地教會自養的情況與需要」。

1877年已有三自概念

同工首先介紹了「三自」這個概念最初的起源。她説:「三自最初從1877年,第一次宣教士大會上就針對『吃外國飯,傳外國教』這樣的負面説法提出了『三自』(自治、自傳、自養)的積極應對口號」。而且在1907年基督教來華100週年之際舉辦的「第三次宣教大會」上,亦有宣教士提出「三自」的口號。我們認真看到最初「三自」這個口號是宣教士們為了中國基督教的復興與中國信徒的成長而提出的目標。因此當時還有『本地化運動』與『自立運動』這兩個極具意義的運動。

除了奉獻外主要的自養方式

一些內地教會又善用自己的產業來自養。他們把教會租出作商鋪或者住宿之用,多數教會的第一樓租出成為店鋪,禮拜堂則要通過樓梯到二樓或者更高的層數。另外也有教會開辦幼稚園或把一部分物業租給幼稚園,這種方式的不單能幫助自養,並且能把信仰的生命通過幼稚園的侍奉活出來,達到見證信仰之效。

第三種常見方式就是舉辦短期的培訓課程、或在農閒時租給弟兄姊妹作學習營地,這樣可賺到一些經費供教會運作。最後一種就是引入外資,得到外地弟兄姊妹的幫助。

經濟困境對內地教會的挑戰

有些挑戰是內地信徒經濟自養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如出租地方後令教堂環境變得過度商業化;農村教會一些牧者擔心,開始鼓勵十一奉獻會反被信徒認為失去了過去的信心。此外,一些信徒經濟困難,不願做十一奉獻。同時海外信徒只簡單幫助金錢,卻不能幫助內地教會自立的話,反而容易導致依賴的情況。

針對挑戰,同工也給聽眾分享了一個可行的方案:有些外面的教會撥出一筆資金給教會建堂之用,並約定這個教會每月歸還一定數額的錢,所歸還的錢會歸一個基金,作支持其他地方建堂之用。整個過程具透明度,讓當地弟兄姊妹都知道。這個模式教導大家不要單顧自己,也能照顧別的教會。另外一個目的是幫助建立一個自強的教會,而不是總依賴外面人的能力。

最後信徒們分組,為大陸教會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