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牧養:家庭是孩子們信仰傳承的基石

正當華人教會為第二代牧養大傷腦筋之際,為人父母除了辛勤供養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更是每位父母的心聲。而對於基督徒父母,或教會長執、牧長等,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下一代傳承他(她)們的信仰,乃至為基督教會所摆上,這都是每個基督徒所心切面對的問題。

在《傳揚雜誌》二月號中,特別以「信仰的傳承」為題,透過系列的人物故事,以回顧和反省、檢討來道出上帝在家庭中、教會中的祝福。正如《傳揚》編者林信良所言:「你的存在就是孩子們信仰傳承的基石。」

在《美好的家庭祭壇》一文中引述了一項巴納調查「養育屬靈得勝者」的統計,發現「85%的基督徒父母承認自己應負起子女靈性教育的責任,然而三分之二的人卻拱手將這項責任交給教會」,而當中週間會與子女一起讀經、禱告或參與家庭服事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這些教會的新生代當中,「70%上大學的第一年後就離開信仰」。

產生危機的兩個關鍵因素

這樣危機不僅威脅到北美華人教會的未來,而逐漸在各地海外華人教會出現。從中華福音神學院北美分校專任老師佘亞弘的撰文《世代間信仰傳承的再思》中,佘老師剖析了形成這個現象兩個成因:

一、「託嬰心態」的迷思

佘老師認為教會在整體事工中未能顧及到下一代的信仰傳承上,他稱為「託嬰心態的事工模式」,誤以為設定好節目、把孩子帶去教會接受各種的訓練,信仰傳承應該就會「自動」達成,而這種心態正好符合巴納調查的結果。

此外,父母倘若忽略了孩子們也是追求信仰的「主角」時,自然沒有提供他們足夠的空間,更遑論在信仰上的發展與成全。因此,一旦「他們離家上大學,在沒有『屬靈褓姆』的狀況下,信仰也隨之畫上句點,這是许多在教會長大孩子的寫照」。

二、忽略對子女屬靈引導的責任

许多愛主的信徒熱心於教會的事奉、工作中,但卻忽略了自身也是子女屬靈的榜樣。佘老師認為,父母若「沒有花時間精力,透過身教言教,帶領兒女經歷神,讓信仰能成為兒女『自己』的信仰」,那他們就是在信仰傳承上沒有盡責。

神的救贖計劃從家庭開始

许多父母都願意把孩子送到較好的學區,無可否認,孩子們整天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信仰在父母身上是怎樣的一回事,孩子的信仰也就如此;而劉昭瀛、孫台芳夫婦在《信仰的傳承》文中表示:「孩子們知道父母有许多不足之處,但他們親身體驗到這位神真好,值得他們把年輕的生命獻上。」關鍵在於如何從小培養他們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同樣在養育過程中,會發現「知識傳授還比較容易,但生命的塑造最為困難。」陳鳳翔在文中亦叮嚀许多父母常有「把自己當上帝」的錯誤。其實每位父母與孩子都一樣,都需要救主,「連我們自己都無法令自己百分百良善,怎會天真的以為孩子可以被我們教導成為百分百的完人?」但是,不能以此為藉口輕忽所要摆上的養育天職。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免會受到試探與罪惡的捆綁,但陳鳳翔認為,只要「靠著耶穌,並分享自己也曾跟他們一樣,但如何靠著耶穌,生命逐漸長大成熟」,最終「基督教家庭就是這樣靠著上帝,摸索掙扎前進,信仰就能一點一滴傳遞給孩子。」

家庭祭壇:讓耶穌基督在家中作主

教會需要門徒訓練,而家庭更需要門徒訓練。受到社會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夫妻和親子充滿著緊張關係,翁瑞瑛在《美好的家庭祭壇》文中一語道破箇中的迷思,「基督徒父母建立家庭祭壇,讓耶穌基督在家中作主,改善家庭氛圍和關係,是回歸復興家庭和傳承信仰的最重要途徑。」

翁瑞瑛認為踏出塑造新一代門徒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看見你如何活出信仰;和孩子分享你為了以神為中心所做的努力;你不需要完美,只要試著分享。」這也是作為基督徒父母最重要的工作──給予子女屬靈的教導。

家庭祭壇不僅是父母必須提供的一個生活環節,翁瑞瑛繼言「家庭祭壇是全家人相愛、醫治、赦免和接納的地方。」

最後,面對華人教會世代間信仰傳承的危機,佘亞弘總結出傳承的關鍵:「在於教會與家庭中主要領袖的視野與心態是否正確。」從更新視野與心態開始,實踐出神在人類社會設立家庭的心意,並「在兩代人一起的努力之下,得見神的榮耀彰顯,神手中的傑作完成。」
  •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使命商道論壇】使命營商之道:要喜歡傳福音,亦要喜歡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萊塢明星分享洛杉磯大火動態 表示「我們信靠上帝」

    好萊塢明星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磯附近的野火發生後首次回到家中,並於1月22日更新了災後動態。這位直言不諱的基督徒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感謝大家的禱告和支持。他表示,盡管損失慘重,但「我們堅韌,並且信靠上帝,把這一切視為一種祝福。」

  • 帶著「重刑犯身分」就職的總統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託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