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赈灾四载 唤醒家庭教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汶川地震后内地家庭教会自发开始的"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的参加者、武汉一位家庭教会的牧者李牧师近日受访指出,2008年的"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唤醒了中国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推动了中国教会的合一,这是近代史上教会间少有的。教会和信徒透过具体的行为来见证基督徒的爱心,也让社会对中国基督教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接受《基督时报》专访中,李牧师认为,通过这次爱心行动,增进了教会间的连接;并且积累了教会参与社会服务时所需的宝贵经验,例如探索常态化社会服务的模式和方式、如何培训志愿者等。 持续至今的"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给教会带来重大影响。李牧师认为,"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参与汶川救灾与灾后重建,是中国教会在参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很大唤醒。 基督徒的爱心,要落实到行动中 李牧师说,中国教会在很长时期主要关注传福音、自身成长和教会的扩张,这次参与赈灾是公开的社会服务。而且当时面对的是一个很大的灾难,教会需要有爱的体现,基督徒的爱心应该有行动,所以"爱心在行动"是这次活动的一个主题。对教会来说,参与到社会服务和关怀是将基督徒的爱心落到实处,这是教会学习如何让爱心行动起来的一次很好的尝试。 教会在社会服务中的定位 这次经历让教会找到参与社会服务的定位,比如"社会工作如何参与比较好?哪些是我们可以持续做的?哪些是政府可以做的?这样慢慢就会有分工,可以找到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定位。" 教会间合一并多样化的服侍 不同的教会为了一个目的共同参与一个活动是不多见的。这次活动中不同的教会轮流负责、共同参与,增加了教会间的合作、往来机会,促进了教会的合一。 李牧师说:"一段时间以来,教会和社会中间有隔阂,教会甚至处在边缘的位置,社会对教会普遍有误解。而这次赈灾活动,让很多人看到基督徒的信仰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让社会对教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另外,当年的行动对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方式也有所启发。在四川参与救灾的教会很多,很多基督徒的服事持续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在中国,(教会)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化。这次活动的开始也考虑过,能不能所有教会一起做、模式统一起来,觉得用这样的模式工作会比较方便,可是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容忍差异和多样性,后来并没有成 。 李牧师表示:"不同教会间,勇敢尝试、探索道路,这应该是被好好鼓励的,而不要过早的下定论。多样化的服事、相互接纳和认同——这条路可能是将来中国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一个特色,而不会形成一个单一的机构。" 李牧师也见证了不同的教会做的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基督徒做的很好,比如透过小孩子的辅导、福利院等很好的扎根,服事做得很持久。 积累了社会服务的经验 "中国基督徒爱心行动"为中国教会积累了社会服务方面的实际经验,如同工训练等这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说,这次有的人信主不久就很热心的去到四川参加赈灾去了,可是遇到灾难后自己也接受不了,参与服侍几天之后自己也需要被辅导,从而看到在赈灾行动前需要对弟兄姐妹做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