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供稿】在耶稣基督还未降生之先,十二月二十五是外邦人敬拜太阳神的日子。这日在历法里是最短的白天与最长的黑夜刚好过去。在这日之后,日头会愈来愈高,白天亦会愈来愈长,逐渐地引进春天的来临。在主后274年,罗马的 Aurelian 皇帝(270-275)将这原本是外邦人拜太阳神的日子,宣布为"战无不胜之太阳神"大日。
耶稣到底是在甚么时候降生的呢?
是不是在西元一年?不是的!圣经说耶稣降生在大希律管辖巴勒斯坦的时候(太二1)。根据历史,大希律终于主前四年,若是耶稣在西元一年降生,历史的记述就不能吻合。其实"主前"与"主后"的分界,是由主后第六世纪的一位修道士Blame Dionysiuys Exiguus 所倡仪,但在计算时出了差错。耶稣应该是在主前四年降生的。
是不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应该不是!因为:
1. 亚古士督不太可能在十二月间要人报名上册(路二1-3),因为在冬天要那么多人旅行回乡实在有诸多困难与不便。
2. 在当时的巴勒斯坦,十二月不是"牧羊人在夜间看守羊群"的时候(路二8)。因冬天天气寒冷,羊群不适宜长久在野地里。较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在春天。
3. 路加记述耶稣出生时是用布包著,卧在马槽里(路二7、12)。在十二间只包著一块布,无法抵御寒冷的天气。
耶稣降生的真正日子,相信不会有人知道!圣经亦没有题述。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主后336年由罗马帝国定为庆祝耶稣降生的日子。
那么教会或信徒可以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节吗?
基于上述的历史背景,再加上圣诞节现时演变成极度世俗化,不少较为保守的教会与信徒都反对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清教徒反对庆祝圣诞,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圣经的根据。后来在1643年,英国国会将圣诞节、复活节以及其他基督徒的节日取消,但因为圣诞节当时十分普遍,故此在1660再次被恢复。当然,后来的圣诞庆祝逐渐变得世俗化,将宗教的因素与意义减到最少。
我建议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圣诞节:
1. 耶稣确实在历史中的某一刻降生。
虽然圣经没有记载耶稣降生的日子,但对于祂降生的事实与属灵意义却多有题述(参路一至二章;太一至二章;提前三16;加四4等)。因此,问题的重点不是:"在甚么时候"(when)降生〕,乃是:"谁(who)降生了!"圣经虽然没有指出是那一天,但不能因此而推翻祂降生的事实与重要性。
2. "背景"不好是相对性的。
从圣诞节的背景与演变来说,它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对于现代的信徒来说,事隔一千多年,除非有人刻意提醒,否则,那是十分遥远与模糊的事。况且,圣诞节的背景虽然不好,是否可以像信徒得蒙救赎,成为新造的人一样,用基督的宝血将它买赎回来?
有被称为"金口"的教父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曾说:"『战无不胜者』的生日,试问除了我们的主之外,有谁真的是『战无不胜』的呢?"(\"They call it the \'Birthday of the Unconquered\'. Who indeed is so unconquered as Our Lord . . .?\")借此提醒信徒耶稣基督真正的身份。
3. 各人对日子的看法不同。
保罗在讨论"刚强信徒"与"软弱信徒"时说:"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罗十四5)对于日子与守日的问题,保罗将它列入生活的灰色地带,因为它不是信仰核心的问题,可有权宜处理的办法。按这样的推论,那些不赞成庆祝圣诞的人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得容让别人有守圣诞的自由。
4. 不要效法世界
保罗在同一段经文中接续说:"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罗十四6)他强调"为主而守",意思是不要为自己的喜好或欢乐而守,要在守日的事上找到属灵的真义。当然,庆祝圣诞可有极度世俗化的做法,例如:开派对、狂欢、吃喝宴乐等。但教会可以趁圣诞期间开办布道会或圣诞音乐会(圣诞音乐是基督教的宝贵资产);信徒亦可以趁假期之便,邀请未信的亲友到家里吃饭,让人记念圣诞的主乃为他们而降生,最终引领他们归向主。
曾经接触过几位从中国来的同胞,他们告诉我最早接触基督教是年轻时在圣诞节到教堂去庆祝,听到圣诞音乐与信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宁静。这种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心田里撒下福音的种子。
到底是否要庆祝圣诞,各人可有自己的立场与见地,却不要定别人的罪。
作者:圣言资源中心会长 赖若瀚牧师
(注:本文源于圣言资源中心网站(http://www.sagos.org/),经作者蒙允后转载)
基督徒是否应遵守或庆祝圣诞节?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