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上月宣称创造"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遭各国科学家谴责有违学术伦理及规范。有香港学者发文呼吁信徒关注生命伦理,并提供七个关注点供思考。
恒生管理学院通识教育系助理教授陈永浩在明光社网站发文,因著贺建奎事件引发人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并提出七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伦理考量"、"失误问题"、"新的物种"、"脱靶问题"、"杀鸡牛刀" 、"法律问题"及"验证问题"。
陈永浩首先指出,基因编辑会引起伦理的问题,例如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到的胚胎和精子究竟有多少,当中怎样妥善处理,这牵涉生命伦理考量,是严肃的问题。
另方面,陈永浩认为将CCR5基因修改以防爱滋病的HIV病毒进入细胞,但因著人类每一个基因组成都有著多种作用,人类随便修改可能产生出未知的副作用,严重的将导致婴儿出现其他病状,而且是永久性的。
但凡将品种"改良"后的物种都被视为"新造",陈永浩指新的物种根本并非大自然原有的,这会对大自然生存秩序产生影响,例如基因编辑所生的婴儿长大后,怎样与自然生产的一代人融合。
陈永浩又指,基因编辑防爱滋只是"杀鸡牛刀",在今天的医学发展,已研制了出几种对抗爱滋病病毒的药物,有效抑压病毒的繁殖,基因编辑治疗反而是用错工具。
除了涉及医疗伦理,基因编辑更引起法律的问题。陈永浩表示,在欧美部分国家都禁止研究基因改造胎儿,中国政府亦于2003年禁止基因改造或复制胎儿,因此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做法已是违法。再加上涉及人类及身体的实验必须经过相关的道德审查才能进行。
陈永浩同时忧虑验证的问题,由于基因编辑有一定的风险,又未应用在人身上,况且亦未有任何科学期刊或相关论证可供参考,贺建奎与研究团队此举令人质疑其透明度,究竟用甚么方法来作测试,要婴儿冒爱滋病感染风险来测试是极不人道。
总言而之,当科学家进行极受争议的科研时,不是只追求成果和突破,陈永浩强调发挥"有所不为"的道德力量才是负责任的科研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