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學院塑造當代基督徒領袖 呼籲為建校奉獻

位於灣區Sunnyvale的華人神學院基督學院週六上午假Milpitas矽谷匯點華人教會舉行建校感恩籌款聚會。異象分享中表現了學院針對時代需要來裝備未來教會領袖的熱情,並且重視學生屬靈生命的培育與成長。雖然學院的歷史不長,可是卻深得灣區華人教會牧者同工及信徒的支持。

基督學院院長成樹傑牧師指出,學院以「愛基督」、「學基督」、「傳基督」、「像基督」為教育宗旨,提倡基督化的全人教育。學院除了提供一般神學院的緊密的神學課程以外,更設有針對當今世代教會與社會的需要、教導實習與理論並重的裝備課程。這樣,學習並不只是侷限在知識上的增長,更能塑造出具有基督活潑的生命的能力、真正有屬靈影響力的基督徒領袖,使他們能夠有效地事奉教會,投入工場。

北美華人教會資源豐富、人才濟濟,學院鼓勵平信徒接受裝備,帶職事奉,不負主所交予每位聖徒的大使命。成牧師特別介紹學院最新的「巡迴教師」事工。這個事工的目的是幫助信徒發現福音禾場的需要和自己回應的責任,並進一步接受呼召、受裝備,最後成爲可以被差遣去忠心教導別人的人。

參與「巡迴教師」事工分爲三個階段。首先信徒可成爲「見習教師」隨學院去體驗海外工場,觸發他們受到感動,找出自己所能付出的,從而更知道自己需要接受裝備。第二階段,受裝備的信徒可成爲「實習教師」,在海外工場上培訓人,活用在學院學習到的知識。最後信徒可按照自己的恩賜和時間,成爲「巡迴教師」去培訓那些將來要培訓別人的人。目前學院已經有四位「巡迴教師」在工場上事奉,明年目標能夠有多五位信徒加入「見習教師」的行列,並培訓出十二位「巡迴教師」。

鄰近北美的拉丁美洲也是基督學院所關注的禾場。成牧師表示,當地共有130萬華人,但卻只有91所教會,而且當地的牧師、傳道人數目極爲不足。因此能夠回應這個需要的方法就是在當地建立神學院,儘快培養當地的信徒成爲教會領袖。2006年拉丁美州已經加入了基督學院的行列,目前位於阿根廷,也會在明年開始進行全拉丁美州招生,更廣泛地事奉當地的信徒。

立足北美,面向亞洲,基督學院也積極回應來自中國的呼聲。有系統的聖經教導與培訓、新一代牧者的教牧的裝備、與各大學合作推動基督教學術與文化研究都是基督學院目前在中國所進行的工作。成牧師盼望日後通過「巡迴教師」事工,能夠把更多北美信徒領袖派送到中國,事奉這些骨肉之親,培訓他們。

分享事工完畢,方舟浸信會廖仲捷牧師、活水基督教會王良牧牧師、標杆福音教會王禮平牧師及環球聖經公會會長容保羅牧師四位上台,分別帶領會衆為基督學院的各項事工祈禱,特別是學院的經濟需要。

根據董事會的報告,基督學院接受了愛心業主的開價,以極低價五十萬元購買一直所租用的辦公室。經過禱告和考慮,基督學院決定先以貸款方式來達成交易,除了25萬向銀行申請外,另有12萬5千元由有心信徒認捐,現在還需要籌募12萬5千元。再加上大約2萬5千元的新添設備費用,建校所需籌募金額一共是15萬元。學院希望能夠找到150人,只要每人認捐1,000美元就能夠達到目標,學院誠意邀請各位弟兄姊妹參與支持。

劉哲沛牧師兼基督學院董事之一在台上呼籲,雖然基督學院的「年紀」很小,但是卻有偉大的志向。他指出個人的力量、一個機構或者一個教會的力量都是很渺小不足的,但是像基督學院一樣這種廣大的胸襟是神所喜悦的。劉牧師更引用了寡婦奉獻的比喻來挑戰信徒,我們常為自己保留很多,可是應該爲了神的國度摆上,神才會悦納的。

接著信徒填寫回應卡,按著感動獻上奉獻。最後,矽谷基督徒聚會於宏潔牧師向基督學院及會衆作勉勵,提醒他們當代最需要的基督徒領袖是與神同在、有穩固的屬靈根基的人。針對中國國内的教會,於牧師指出當前的危機,一是教會領袖的水平不斷下降;二則是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訊息滿天飛的時候,沒有真正的屬靈的糧食,來到屬靈的飢荒。因此他盼望北美的信徒能夠站起來,接受裝備成爲領袖,為這一代、下一代爭戰。

有關基督學院新一學年課程資料,請瀏覽網站:http://www.cliglobal.org.

如願意作奉獻,可點擊此處作網上奉獻,或郵寄支票台頭寫Christian Leadership Institute,地址如下:447 DeGuigne Drive, Sunnyvale, CA 94085.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