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协进会6月5日举办"移民信徒及家人的牧养与反思"讲座,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余胜意牧师分享安息年假期到海外探访信徒的经历,勉励移民者"去到边就做那里的人";香港基督徒寻找英国教会创办人胡志伟牧师强调以"人、情、世、故"牧养移民信徒与家人;香港圣公会圣三一座堂的李安业牧师认为新移民与本地人以共同礼仪敬拜体现"合一远象"。
大会主持人、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安素堂主任杜敏玲牧师引用政府数据指,2021年有14,700人申请良民证准备移民,移民热点包括澳洲、加拿大,英国则有14.5万人。
余胜意:去到边就做那里的人
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余胜意牧师分享安息年假到海外不同地区探访信徒,循道卫理教会信徒最多移居的地方是英国,英国也是循道卫理会发源之地,因此资源较多。移英的信徒分遍不同地方,教会有专责部门的同工联络。
此外,有曾经留学加拿大的牧者安排联络当地教会,协助移民加拿大的信徒适应生活。余胜意表示,在行程中去了英国、加拿大、澳洲,探访该宗派教会的人,在每地方逗留1至2星期作为联络人的角色,让当地信徒互相认识。
他发觉移民者最需要适应是英国生活模式,因为有些弟兄姊妹甚至未去过欧洲已经移民去了英国,对欧洲生活陌生,有些去了英国两年也未找到工作等。
回港后他关心预备移民加拿大的人,强调整个家庭的心态准备多于忙著处理家当,在牧养层面有些教牧希望移民的信徒在当地有教会,不过未有期望在港的牧者以网上牧养,但会关心留低香港的家人。
其实移民者的压力很大,一方面家人在港另方面要适应异地生活,余胜意勉励移民的弟兄姊妹调节心态,思考自己需要甚么?终极关心甚么?忠告这群体"去到边就做那里的人"。
胡志伟:人、情、世、故vs流动信徒
前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分享2020年10月退休之前已考虑到外地生活,2021年3月与师母移民英国,成立"香港基督徒寻找英国教会"专页为移民寻找教会。他强调用"流动信徒与家人牧养"为主,这包含关心仍留港的信徒;并用"人、情、世、故"四个字牧养移民信徒与家人。
"人": 教会惯性思维,牧养人等于推事工,人是身、心、社、灵,帮助移民寻找教会是以人为本。
"情": 情绪和情感支援,胡志伟提到有夫妇因适应不到英国天气,其中一方回流香港,移民蜜月期结束便要面对真实世界,建议移民者与昔日信徒继续联系互相支持。
"世": 世界牧区,约翰卫斯理所言"世界就是我的牧区",牧养是流动性的,信徒在哪里牧养就在那里,不同宗派教会信徒透过网络得到牧养,只要敞开心灵牧者就能牧养他。
"故": 分享故事,人的成长是流动状况,每个人都是朝圣者,教会的角色是朝圣路上的庇护所,帮助人看见上帝。
李安业:同一礼仪敬拜彰显合一远象
香港圣公会圣三一座堂主任李安业牧师指出,在圣公会牧区观念不论信仰的人都要关心,新一波移民潮圣公会没有在一地方建立华人教会,因为架构上是困难的,海外圣品在另一牧区建立教会属于越权。他鼓励信二代参加本地崇拜如当地的圣公会,有很多资源例如食物银行。
李安业分析信二代的状况,父母80年代移英自己的团契,大多数围炉取暖没法融入当地,信二代在英国土生土长英语已成为母语,因此鼓励他们参加英语教会。李牧师就安排牧区的教会转介让移英者回到当地牧区,不是自己另起团契,新移民与本地人一齐参与同一礼仪敬拜者是"合一的远象"。
对于当地华人牧养,李安业表示所有英格兰圣公会牧师有法律责任负责洗礼、婚礼、安息礼拜,双方面合作运用当地资源加强牧养,而当地的英国牧者有责任反思为何华人没有得到牧养?他的角色是在当地担当支援工作。
答问环节:扩阔邻舍观念
在答问环节提到关顾留港家人时,余胜意牧师鼓励信徒,如欲移民通知教会,教会才 能够回应,例如安排义工为留港的长者陪诊。
他并且总结,基督徒的身分是"成为别人的邻舍",这不只探望移民独居在港的家人,社区的邻舍也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