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研经会第五讲,余达心牧师以"末世的群体‧大能的子民"为题主讲。
他甫开始即表示此讯息对香港的教会特别重要。进入教会就是要经历爱的操练,但由于相当辛苦,不少信徒会放弃,但为了仍属此群体,一些人就像到超巿观光到处参加聚会,但是如此无法经历爱的操练,因为活在自私中。"香港教会有一种风气,信徒成为『宗教消费者』,坐在一起却互不认识,连打招呼都不用。"
如何成为大能的子民﹖余牧师说,当我们把自己放在群体中,学习如何放下自己,让自己的所有被这群体用尽,并融入自己以建立他人,惟每个人都如此作时,就能成为大能子民。虽"我"的能力很小,但放在群体中时,此能力会不可想像地被放大。
他引毛泽东的话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说明革命不是谈天说地风花雪月的饭局,而是关乎生死、国家命运的运动,预备随时付出自己。而教会亦是一场改变人类命运历史走向的革命,直到万物在基督里同归于一。而在这场革命中,基督徒要预备牺牲,并要彻底改变自己。他说:"这是一场持久的硬仗,因为基督不单要作个人的救主,更要作全人类以至整个宇宙的救主,所以争战的场面极广濶。"
神呼召我们成为改变宇宙的催化剂
余牧师指出神呼召我们作革命者,成为改变宇宙的催化剂。我们首先要变化,在逆背真理的世代逆流而上,独排众议,让生命像明光照耀。
但这不是容易的事。保罗说自己是"基督的囚奴"(弗3:1),他用此特别身份以劝化弟兄姊妹,证明自己有资格——他是为主的缘故被囚的。这里有双重的身份——一是像被基督囚禁作祂的奴隶,为基督囚奴的人,二是为基督的缘故被囚,甘心承担,这样的人能劝信徒要甘愿为主的缘故,将生命交给主,像加尔文所说:"我不是属于自己,我属于主。"余牧师说:"我们有一个目的:『为主而活』,因此不能漫无目的地活,也不能原地踏步;因此要直奔标竿。总的来说我们行事为人要与基督的恩相称。"
弗4:1提到行事为人要与蒙召恩相称,《弗》多次提到"行事为人",原文翻译就是"行走",指具体的生活行为。弗2:2讲了外邦人的行为,2:10提到信主的人要行各样善事,这两个"行"互相呼应,又作出对比。余牧师说:"福音信仰不是抽象的思维系统,而是实质的生命道路"走在这路中的"行走"就是生活行为,行事为人,"保罗聚焦在生活的行为上,我们的生活要配得被上帝称为属神的人,因此要活出神国度的核心价值,亦是基督生活的核心价值——就是祂完全舍己的爱。他不考虑自己、自己的荣耀、生命、可能经历的极大痛苦和屈辱——这是完全舍己的爱。"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
余牧师说,舍己的爱有三种人们可见的表现,就是保罗说的谦虚、温柔和忍耐,凡事都要显出这三种生命特质。谦虚就是"自视""决定",及"卑贱"、"低贱",常用于没身份的奴隶身上,这当时被认为是脏话的,但被保罗提升到成为基督徒最高的道德的标准。他说:"我们应如何看待自己﹖我们只是卑下的奴隶,一切都是恩典,没有任何东西属于自己而要执著拥有的,我是主的奴隶。当有这样的意识时,本来有的自视过高的骄傲及我执可以得以放下——这是建立群体中的弟兄姊妹应有的质素。"
第二是温柔。温柔不单是轻声细语的特质,更味意著有自制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温柔是最高的德行。余牧师说,有自制的能有控制情绪、情欲时,才能达到更高目的,能放下自己成全别人,并让别人明白神旨意和美善。
第三是忍耐。此词的原文是Macro-thumia。Macro是大的意思,Thumia与Thumaio燃烧馨香之祭一字有关,因此忍耐就像一个人愿意将自己放在坛上,作为馨香之祭献上,含有献上牺牲意思。忍耐的人能将自己原来有的献上,不会因应自己的权利追讨别人的亏欠。
余牧师认为此三个特质来自同一个核心,就是基督的爱。"爱能使自大的人降卑,能使爱控操别人、不考虑别人的人放下自己,亦使惯于批判挑剔别人的人有忍耐。爱伸出此三个生命质素,令人彼此扶持,彼此坚立。"他又说,爱就像韧带将关节连起,有了这些信徒可以"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圣灵叫人能合而为一,因此我们要竭尽所能彰显合而为一的境况,让世人可以看到。余牧师说,圣徒能合而为一有相同保障是因有圣灵将人结连一起,亦有基督为我们成就的救恩成为人的"黏合剂",成为割裂的个体连合的韧带,成为有机的生命,成为一体。教会是有机的联合,这指向一个事实:基督的身体只有一个,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人间处境如何多变,基督都只有一个,让教会整体联为一体成为有机的生命。圣灵亦贯穿每个人的生命让人能彼此联络。余牧师特别引伸出圣灵的话题。他认为很多信徒将圣灵只挂在嘴边,对圣灵认识肤浅稀少,但圣灵对我们的生命极重要,希望纯正的基督徒更认识圣灵的内处和工作。
他又说,给人生命动力的圣灵只有一个,无论是希腊人、亚细亚人、男的、女的、自主的、为奴的,都得到同样的呼召成为主的身体,因此我们有同样的目标和方向。此外教会的基础是耶稣基督身上,对主的认信只有一个:祂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生命的主。这所有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三一的神的,祂是一切的根源,一切的主宰。
他指出,弗4:3-6 经文中出现七个"一",看到保罗非常强调合一。他相信教会合一的根基不会动摇,"因为基督是三一的真神,是我们的主耶稣基,及把我们结合一起的圣灵。"
他又说,但分割的势力不断入侵,撕裂教会;撒旦到处在人间树立隔断的围墙,教会不断出现异端,我们被人性拖累,但我们不动摇,教会合一的生命不息,因为承托宇宙的最高真理、基督生命的DNA已注入我们里面,藉著教会,这色彩生命百齐放,这宇宙就可以同归于一,将上帝的奥秘清楚地展示出来。
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
论到合一,余牧师表示合一非所有一式一样,反是每个独立的个体更独立更有力量,多元的个体的个性得到更大发挥。弗4:7 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当中强调了"我们各人"。他指出每个人都独特的恩赐是度身量给我们,非随便分派,让我们能发挥出来。"每人都有独特使命,因此有独特恩赐。恩赐会不断扩大,隐藏的恩赐会不断地发现。人常狭窄地看自己的恩赐,有些群体亦常专注于某一恩赐,但我们里头的恩赐何止这些!"基督掳掠仇敌后,将夺回来恩赐的分赏给我们(弗4:8),每个圣徒都有基督特别量给我们的恩赐。保罗说到恩赐的多样性,保罗4段经文(罗12:6-8、林前12:8-10、28-30、弗4:11-12)提及到30种恩赐之多。
弗4:11节提到使徒、先知、传音、牧师和教师等职份,余牧师一一解说。使徒——不限于见过基督复活者,包括巴拿巴、西拉、提多等都是使徒,使徒作为一种恩赐,不能将福音传给人,但能在不同地方建立教会的人;先知——原文是"上帝向他说话的人",即听到上帝向他讲话,再将上帝向他说的话传给教会;传福音的——有效地将福音传得明白,将人带到主前接受教恩的;牧养的和教导的——教导管束信徒的,牧师可以有教导的职份,但教师不能兼任牧师的职份。余牧师表示保罗提到五种职份,但实质恩赐不止五种,这里只是作为示范,说明恩赐需要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力量,叫教会发展。
教会恩赐能配合需要真正的生命活出来:谦虚、温柔、忍耐。余牧师说,教会发生问题往往因为信徒缺乏这些生命操练。所以教会不能让事工的发展盖过生命的操练,不同恩赐配合不好反成了割裂的力量。
他又提醒不能著眼于恩赐而忘记更重要的,那就是爱。他说,每种恩赐的内涵就是爱,为让每个恩赐能互相成全,否则各种恩赐只成为才华表演的地方。如果恩赐是主按给各人的话,人一定要放下自己,彼此配搭,并且只专注一件事——让基督显大,让神得荣耀,如此搭配的恩赐就成为爆炸力,并且收倍增的果效。
"每人的力量不单自己所有的一点,而是被其他人的恩赐承托放大,如此所发出的能量远超过人单打独斗释放出来的,因此教会才得称为满有恩赐的群体。"最后他呼吁大家千万不要轻忽所拥有的恩赐,互相配搭,使教会的力量得以发挥。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相关新闻:
第一讲:港九研经会开幕 余达心牧师《以弗所书》吁教会别失独特信息
第二讲:余达心牧师:神的旨意是让每个人成为神国的拼片
第三讲:余达心牧师:从末世的亮光看自己
第四讲:余达心牧师:从浩瀚的救恩历史看教会
第五讲:余达心牧师讲"如何成为大能的子民"
第六讲:余达心牧师挑战信徒成为天国精兵
第七讲:余达心牧师:新的家庭‧新的生活‧新的社会秩序
第八讲:余达心牧师最后一讲:基督徒如何装备迎战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