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拿大克里威廉神學院 Carey Theological College及On Track培訓學院聯合主辦的二零零六年華人教牧進修課程「教牧心靈關顧與牧養的個案研究」5月9日在列治文華人宣道會順利舉行。一共20多為教牧同工參加,他們在全日的課程中,學習到如何在提供教牧輔導的同時給予心靈的關顧與牧養。
課程由資深牧師、個人心理、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李耀全博士主講,他的講解在信徒領袖的心靈關顧的議題與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個案研究與討論,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員更易理解。
課程首先介紹了教牧輔導是集合聖經神學與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教牧關懷模式,一面採取教牧關懷的聖經神學立場,另一面又吸納了專業心理治療的理念與技巧,從而達至全人輔導,從而得到整全德身心靈健康生活的目標。相對於家訪、探病、培談、慰問、勸導等關懷事工,它更集中於情緒、行爲與成長的關懷。
教牧輔導與教會一樣悠久,而作爲現代輔導模式之一,它卻是與現代心理學一樣新穎。教牧輔導介乎於教牧關懷與心理治療之間,非專業心理治療,不能取代專業心理治療,所以在處理一些複雜的心理異常,仍需得到受過專業訓練的治療師協助。
下午的課程則比較注重實踐。因為信徒發生的一些生活、個人心理、婚姻與家庭的問題,其實是與靈命健康有很大關係。李牧師講解到在輔導過程中,可以通過畫出屬靈的生命綫的方法來評估靈命成長。每次以一個主體畫出來,比如是靈命的成長,或是事奉路的成長。在具體描述屬靈生命成長每個過程的時候,可推斷和發現你是在哪個時候出現了問題而沒有解決,從而形成現在的問題。
他又講到「屬靈導引」的關懷需要注重「以基督為中心的關懷」,讓對方感受到關懷是從神而來,比如給他一倍涼水對方也會感到是耶穌基督給的。李博士建議使用一些具體的有代表性的東西來表現出基督,比如摸油禱告,因爲油代表的是聖靈,又或是常常使用代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
李博士最後講到教會在牧養和關懷上最基本又最爲疏忽的是「屬靈支持」。因爲現在教會通常將事工分割,分開輔導、基教、牧養、傳福音等部門,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事情。但是輔導和屬靈塑造兩者是有連帶關係的,如唇齒相依。比如我們病了吃葯治療同時吃保品作運動增強抵禦能力一般。
會後一名參與的同工説,這個課程很有意義,目前教會在這樣的心靈輔導方面有一定的弱點,而該課程很好地針對了目前在如果教導錯誤的話將人帶到錯誤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