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也是90後的話,那我一定也會是個宅男,每年泡在家裏上網,手指不離鼠標.....」
面對台下80後、90後的年輕人,來自矽蓿袌I華人教會的青年傳道潘智翔一張口就是他們慣用的網路交流工具和熟悉的語言風格。在日前所舉行的北加州華人浸福音事工推動大會上,潘智翔傳道藉著專題講座的機會與教牧同工以及一些青年基督徒們分享了「如何做一個有感染力的基督徒」。
潘傳道主要從事大學生事工,並且曾學習過心理輔導專業,對青年心理以及青年事工有深入研究,他的分享不僅讓現場的年輕基督徒倍感親切,也令服事多年的教牧同工耳目一新。
首先要有一個真實的異象
潘傳道説,如果你想做一個有感染力的基督徒,你首先要有一個異象。這個異象是基於現實情況與需要的,這樣你才真正知道你要做什麼,否則無從談起。
他舉出自己的例子,為什麼他會有做大學生事工的異象與心志呢?因為這關繫到基督教的長遠發展。我們常常長遠的眼光不夠,比如我們常常説美國是個基督教的國家,基督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但其實基督教在世界上正在逐漸失去其影響力,其中很關鍵的有3個領域,一是政治、一是教育、一是商業,因為長遠的戰略眼光不夠,所以傷害性也是巨大的。
潘傳道拿出摩門教的戰略來比較,摩門教總是積極鼓勵信徒,只要有機會,就去從政、經商或者進入教育機構來影響更多範圍的人,這使得他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拿教育來説,為什麼摩門教徒可以專門拿出2年的時間只做傳教,因為一旦你做完這2年傳教,你上摩門教的大學可以免費,而且畢業之後還可以給你安排公司就業,其薪水甚至比其他的公司都要高出很多。然而基督教卻在這三個方面的影響裏變得弱,因為我們長遠的目光不夠。
為什麼來大學生事工呢?具體來説,這來源於兩個數字給他帶來的刺激。第一個是美國大學校園學生只有1%的基督徒,這是很可怕的,因為這告訴我們基督教正在失去今天的青年。雖然目前還有人説美國是基督教國家,但對他來説不是,比如拿八號提案來説,雖然去年公投通過了,但其實主要的力量來源於我們還有一大批的年長人士,大批的年輕人其實是持反對態度的。第二個數字是這些基督徒中75%在畢業之後再不會去教會或不會再在教會積極服事。
這兩個數字讓他有動力去做大學生事工,因為這對於基督教的未來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看基督教的未來,看現在大學的情況就可以知道。
不要逃避也不要懼怕做基督徒領袖
潘傳道説,基督教在世界正在失去其影響力,這主要來源於三方面的問題:領導力問題、傳福音問題與門徒訓練問題。
其中第一個就是領導力的問題。談到領導力,那到底何為領導力?潘傳道引用多本管理暢銷書作者John Maxwell的名言説,領導力並非職位,而是影響力。有人以為只有做傳道才會有影響力,但並非如此,平信徒也一樣可以有影響力。
但是,我們常常忽略、懼怕或者逃避成為一個基督徒領袖,去發揮影響力。潘傳道帶領大家一同讀箴言書1:1-7,他説仔細讀你會發現這裏面有兩個背景,一個是家庭背景,是一個父親對兒子説的口吻,還有一個是一個國王對王子説的口吻。我們常常只是關注第一個家庭背景,只是侷限於天父對我們的愛,所以只是覺得個人享受神的愛就可以了。但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的王宮的背景,想想看,你是王子,你將來要管理整個國家,所以你非常有必要學習智慧。
潘傳道分享自己的經曆説,他的導師10年前就建議他學習智慧,以更好地影響別人。但是當時一直抗拒做基督徒領袖,他覺得只要做一個很好的基督徒就很不錯了,因為站出來意味著你要承擔很多的責任。但是後來神改變了他的心志,「所以我們要挑戰自己去改變你的觀念,不要懼怕去做一個基督徒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