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建道中心举办网上讲座,叶应霖博士析解保罗在腓立比书面对个人生命、事工、世界终局的尽头,盼望信徒迎见基督的降临,尽头之处找到平安。
建道神学院圣经系助理教授叶应霖指出,尽头与盼望挂钩,原本是好的走到尽头会带来威胁失去盼望,例如将要失业、失恋;坏的尽头带来曙光,例如疫情过去;死亡是人不想面对但总要面对的尽头,死亡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哲学家海德格主张拥抱死亡,问题是怎样拥抱而已。
保罗鉴古知今 吁信徒正视人生尽头
腓立比书的保罗面对三种尽头:个人生命、事工、世界终局,然而腓立比教会继续支持保罗。叶应霖提出四点盼望信徒能够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1. 熟读新旧约圣经,彼此共鸣成为基础;2. 这也是保罗在处境中辨别上主足迹的方法;3. 新约圣经引用旧约,有鉴古知今作用,自我故事代入;4. 改写人生的视野重塑应该盼望的角度。
在腓立比书有七个旧约暗引,叶应霖讲解其中一个,记载于腓立比书3章,对照旧约列王记上18章28至29节、耶利米书9章23至26节,保罗关在牢中回想昔日何西亚书、耶利米书的故事,两位先知昔日也面对人生尽头。
保罗在经文提到"妄自行割的",就是在列王记上记载一群巴力先知与以利亚正面比拼,《七十士译本》以这字形容他们"自割图操控巴力" (列王记上18:28-29),当时以色列人渗杂外邦异教仪式"割伤自己 "(何西阿书7:14),藉著自行割伤身体以图控制神祇赐下福气。
保罗形容敌人"妄自行割"又提到自己"真受割礼",并且以这传统称呼自己和腓立比信徒,他用贬义词形容敌人,然后煲扬腓立比信徒和自己,反映保罗与人争论割礼传统。
在当时帝国社会共识,人民理当广泛参与王帝崇拜,一班犹太基督徒领袖建议腓立比信徒接受割礼,以致能避免被排斥及受苦,借此腓立比信徒就能成为犹太教其一的党派,获得帝国和其他市民的谅解和认同,豁免帝王崇拜的责任。
保罗认为他才能代表上主,并非叫人接受割礼的犹太基督徒领袖,因为他愿意正视这尽头,就是基督徒必须面对走过苦难,迎见受苦的过程。
盼望基督降临 尽头找到平安
叶应霖指,腓立比书关注不是教人脱离罪恶、死亡以至得救,其信息是"苦难尽头将来临之际,信徒如何按上帝心意,为自己和信徒指出正确盼望的信息"。
他最后引用腓立比书4章13节、罗马书8章24至25节鼓励大家:"愿主的话成为信徒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开我们眼睛盼望基督的降临,纵然前面有苦难但耶稣应许带领我们,因此正视苦难和尽头来找到真正的盼望和平安。"
是次网上讲座由加拿大建道中心举办,今年1月11日于YouTube平台播出,主题:"尽头见耶稣:腓立比书的盼望秘笈",讲员:叶应霖博士(建道神学院圣经系助理教授 / 学生事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