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憂鬱症牧師自殺 遺孀確信不在地獄在天堂

2018年8月12日,凱拉與丈夫安德魯牧師在加州奇諾Inland Hills教堂一起分享關於晚期牧師心理健康鬥爭問題
2018年8月12日,凱拉與丈夫安德魯牧師在加州奇諾Inland Hills教堂一起分享關於晚期牧師心理健康鬥爭問題

南加州30歲青年牧師安德魯•斯托克萊(Andrew Stoecklein)的死亡令人嘆惋,其因憂鬱症自殺事件引起教會對牧者心裡健康的關注,遺孀凱拉·斯托克萊(Kayla Stoecklein)雖因其離開傷痛萬分,但她堅信,丈夫安德魯現已安息天堂。

基督教長期持自殺者不會上天堂的觀點,但凱拉週二(11日)在其家庭博客「上帝掌權」(God's Got This )發表文章,力駁人們對自殺者的三大迷思:「自殺者會下地獄」、「自殺者是可怕之人」、「相信上帝的人不會有自殺念頭」,她説:「這些都是對自殺行為的普遍誤解,而在安德魯離開之前即使是我也不能免俗。」

她解釋:「我記得看到丈夫在醫院病房裡奄奄一息,我含淚低聲問婆婆,『他還會去天堂嗎?』她立即打消我的疑慮,就像我現在也同樣確定:你是否被神接納到天堂與你的死亡方式毫無關係。我們進入天堂的唯一道路是通過與耶穌建立個人的關係。」

因此她完全相信,「安德魯在天堂。因為他與耶穌有真實的、純粹的、真誠的且有感染力的關係,成千上萬的人也將因他進入天堂。」

正如奇諾警察局告訴《基督郵報》所説,在8月24日這場試圖自殺的「案件」中,他們確認這個已經與焦慮和憂鬱症抗爭幾個月的年輕牧師是受害者而非施害者,凱拉也在文中寫道:「安德魯生病了,醫生給出確鑿的診斷,這個病症就像其他致命疾病一樣。隨著時間推移,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最終讓他失去了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不能再清晰地思考也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她補充:「如果安德魯今天是健康強壯地坐在這裡,我相信他會渴望重來。他不想死。而我現在也可以放心,他不會再痛苦了,他在天堂已經被完全治癒,就在那個比任何人類頭腦可以想像得到地更加美好奇妙的地方。」

在伊利諾斯州迪爾費爾德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獲得博士學位,同時也是國際大學出版社(InterVarsity Press)IVP書籍高級編輯的艾伯特(Albert Y. Hsu)對凱拉的話表示贊同。

艾伯特的父親也死於自殺,此後他寫了名為《哀悼自殺:所愛之人尋求安慰》(Grieving a Suicide: A Loved One's Search for Comfort)的書,他在接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採訪時説:「基督徒通常認為自殺是不可原諒的罪,自殺之人勢必下地獄。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這是把罪和饒恕看作可以交換的關係,即人們不會有機會懺悔自殺的罪所以就不可能被饒恕。但這個觀點多來自於聖奧古斯丁和中世紀神學而非《聖經》。」

他認為,《聖經》沒有明確經文教導自殺會讓我們與神隔絕,參孫與非利士人同歸於盡但依然被希伯來書稱讚作為信徒信心的榜樣,並引用羅馬書8章指:「無論是生是死,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

相比將自殺看作「不可饒恕之罪」,他更認為這是一場悲劇,他説:「我把自殺歸入文學範疇中的悲劇。在希臘和莎士比亞悲劇中,一些人是因致命的內在缺陷而毀滅,悲劇英雄則死於生命故事中發生的錯誤。當我們想到這些,會更加理解那些因為自殺離開我們的親人們。這不是在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它幫助我們去理解和同情他們。」

福音派著名牧者華理克牧師和師母凱怡,與凱拉·斯托克萊和艾伯特有同樣的經歷,2013年他們的幼子馬太因不堪精神疾病多年纏身而自殺身亡,兩人靠著禱告得主安慰。凱怡師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相信馬太已經在天堂,神早已經使用對傳福音很有熱心的馬太帶領多人信主。

悲劇發生後,華理克牧師夫婦走出悲痛,決心幫助公眾更加關注精神疾病者,讓他們在信仰、社會等層面得到更多關懷,而這也是安德魯牧師遺孀凱拉決定畢生關注的事業。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