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提及『宣教』,很多人便聯想到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但實際上,那是片面的想法,因為每個基督徒都是宣教士,在本地透過關懷、服務亦能作宣教的工作。」
這是美國國際關懷協會總幹事邱志健牧師,上週末在紐約中宣會播恩堂主領第二場宣道培靈會時,對所有信徒所發出的挑戰。
他首先指出很多基督徒對主耶穌留下的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的理解有些偏差,誤以為作宣教士的人必須要「往普天下去」。事實上,在本地亦可作宣教的工作,而宣教士的海外的宣教都是從本地開始的。
邱牧師接下來説,傳福音是基督徒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家有責任向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或同事等周遭的人羣傳福音,只有帶著愛和關懷是不難打開他們的心門。
「其實,宣教就是從基督徒個人關懷開始的,只有『你』有顆關懷的心,就應參與宣教。」他説。
他進一步指出宣教的本質--愛和關懷,而愛的神同時亦是宣教的神,因此可以説「宣教是基於神的愛,愛和宣教是密不可分的。」
邱牧師還説,神呼召亞伯拉罕,盼望他成為地上萬族得天上祝福的通道。這樣看來,早在創世紀時,神就已彰顯出他的宣教使命。
「另外,愛和關懷在宣教策略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可謂是宣教的敲門磚。」從宏觀上看,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是對宣教給予抵制甚至是仇視的,傳統的宣教方式無法奏效,必須藉著愛和關懷服務的媒介才能傳福音。
從微觀上看,普通民眾並沒有強烈認識到自己的終極需要,因此對福音比較冷漠;但宣教士倘若以愛和關懷為切入點幫助滿足他們的表面、感覺需要的話,則可順利地打開他們的心門,把福音傳給他們。
邱牧師指出,耶穌基督是最模範的宣教士,他去傳道時不僅傳福音去解決人的心靈問題,還作醫治、趕鬼等工作去解決人的肉身需要。
可見,關懷工作是宣教事工的切入點。每個基督徒都應從自身作起、從本地開始作宣教的工作。
邱志健牧師:宣教從關懷開始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