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憂鬱症的病例越來越普遍,年輕人的病發率也頗為高,嚴重者更因此而走上自殺的不歸路。事實上,家長若能及早發現子女情緒有異,並引導他們接受適當的治療和輔導,就可以大大減少悲劇發生的機會。 華人社會對精神病的態度傾向避忌,精神病人本身或者家屬都很難坦誠地將病況公開,以尋求適當的協助。有見及此,位於三藩市灣區的美福神學院上月安排了一個特別講座,邀請了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院的吳俊傑教授暢談「正視青少年憂鬱症」,為有這方面隱憂的家長解困。 憂鬱症的定義及調查數據 講座一開始,吳醫生先為「憂鬱症」作出醫學上的定義。他指出,一個人基本上有三個構造,分別是思想、情緒和行為,情緒就是Feelings/Mood,思想可以影響情緒,而情緒也可以影響行為。憂鬱症是情緒障礙(mood problem),是一種持續了數週或者數月的感覺狀態,而不是幾天內的短暫心情波動。 美國有關憂鬱症的全民調查很少,單單關注亞裔的研究就更少,但美國政府有統計自殺的數字。2005年的一項全美調查顯示,年齡介乎10至24歲早死的青少年當中,有71%是死於下列四個原因:車禍、其他意外傷害、殺人及自殺。在1981年至2005年期間,各年齡組別的青少年自殺率,以20至24歲的組別為最高,在 1,000人當中每年有12至17人自殺;其次是15至19歲的組別,在1,000人當中每年有7至11人自殺。 另外,9至12年級的高中生有自殺意念及企圖自殺的比例亦令人關注。200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分別有20-25%女生、12-14%男生表示曾有自殺念頭,有10-11%女生、5-6%男生曾企圖自殺。 以前在美國東部居住的吳醫生,接觸過很多高等學府,當中有不少是亞裔學生。不幸的是,高等學府的學生自殺率亦甚高。1994至2000年期間,麻省理工學生自殺率是每100,000人中有21.2人,比全國大學學生自殺率的平均數11.7人高出近兩倍。 憂鬱症常常跟自殺拉上關係,吳醫生指出,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自殺,但是自殺的人中很多是有憂鬱症的。剛患病的人可以用個人意志來克服情緒問題,隨著病情加重到病者再無法控制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自殺念頭。青少年用界刀劃自己的手臂或者亂吃藥,都是一些自殺的徵兆。因此,吳醫生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若及早察覺及接受適當的協助,就可以避免人命的損失。 如何識別子女患有憂鬱症? 吳醫生提出了17個青少年憂鬱症的症狀:1)頻繁的悲傷和哭泣;2)絕望感;3)減少活動、或者無法享受以前最喜歡的活動;4)持續無聊、低能量;5)與社會隔離、缺乏溝通;6)自卑和內疚;7)對拒絕或失敗有極度敏感;8)增加煩躁、憤怒或敵意;9)難於建立關係;10)經常抱怨身體疾病,如頭痛和胃痛;11)經常不上學或在學校表現不佳;12)精神不集中;13)飲食和睡眠模式有重大改變;14)企圖離家出走;15)表達想自殺或有自我毀滅的行為;16)酒精及藥物濫用;17)自傷行為。 吳醫生指出,父母能夠及早觀察到子女有這些症狀非常重要,有助他們在病情惡化前得到合適的幫助。吳醫生特別解釋了一些比較難以發掘或者容易混淆的症狀。第二項有關絕望感,用英文的意思是hopeless,這種感覺跟helpless(無助)有一定的分別。前者是指對未來完全沒有希望,沒有亮光;後者則只是感到別人可以幫助自己,但是沒有人幫助他。第八項有關煩躁和憤怒,也有可能與青少年叛逆期混淆。吳醫生説叛逆可謂是青少年從依賴父母的階段轉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的必經階段,在思想上自然會反抗父母,但如果是沒有道理的一種反抗,那可能是反映了子女心裡面有不能解決的痛苦,值得多加留意。 吳醫生又提醒説,睡眠習慣改變通常是憂鬱症病的最明顯症狀,要不是失眠就是睡得太多。另外有的青少年會無意識地傷害自己,如用界刀界手。 憂鬱症的成因 從醫學角度分析,吳醫生説,憂鬱症與遺傳有關,病者往往是家人中有情緒障礙的問題,特別是躁鬱症(Manic Depression/ Bipolar Depression)有很強的基因關係。另外也有其他的社會環境因素使人有容易患上憂鬱症的傾向,如父母異離、父母關係惡劣、嚴厲懲罰的父母、遭性虐待、課壓力、校園欺凌等。 針對美籍華裔青年,吳醫生特別指出他們普遍面對著一種「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的壓力。中國人管教子女有方眾所周知,華人子弟大多數都在學業上名列前茅,美籍華裔青年不免感到身邊的人的一種無形的期待,引致他們更容易「壓力爆煲」。 憂鬱症的治療方式 對於憂鬱症的治療,吳醫生提出四大原則。第一、讓青少年參與;第二、家庭參與;第三、讓學校輔導員參與;第四、知道何時尋求專業幫助。很多人很猶豫去求醫,那究竟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標準:當你失去控制,有自殺或殺人的感覺或想法;影響學校的課;影響你的健康;你一直不快樂;與同學相處不好;你用盡了所有可行應付的方法。 吳醫生説,青少年病者本身擔當治療中的主要角色,若青少年本身不承認自己的問題或者不願意合作,作為父母的需要更多鼓勵和耐性,必要時可與家庭醫生合作,先引導青少年去與醫生見面,由醫生進一步與他洽談病況。 至於治療的常用方式,一般有四個:心理治療包括個人、團體和家庭的;服用抗憂鬱藥物;改善環境包括減少家庭和工作上的壓力、休息、運動、飲食、建立互助團體、自信並肯定自我訓練;用外在方式如針灸或電磁場刺激頭腦。 吳醫生簡單介紹每一項治療方式。個人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的目的是要找出根治的方法,分析各種情緒障礙的原因和對策,心理治療師還會幫助病者找出思想和行為的問題習慣,並用一些治療技巧去更正過來。吳醫生説,腦部的思考機制好像人的肌肉一樣是有記憶的,人習慣了某種機制後的確很難改變,但是隻要經過鍛煉,腦部重新適應之後,思考機制也可以跟從一條全新的路徑,所以心理治療方式是會有效的。 最後一項「用外在方式刺激頭腦」的方法,除非病情發展到難以用其他方式控制的地步,否則醫生一般不會採用。 預防自殺 吳醫生先前已經提過,憂鬱症病者不一定會自殺,但是自殺的人當中有憂鬱症的比例很高。一個人走上自殺的不歸路通常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經過長期的負面情緒的累積,要與不要之間的掙扎,計劃、部署及準備。因此,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與青少年子女成為朋友 生長在美國的青少年都會要求父母尊重他們的私隱,有一些事情不會跟家人講。子女一旦有自殺的念頭、動機和計劃,父母很多時候亦被蒙在鼓裡。因此,吳醫生鼓勵家長們,平日要與青少年子女成為朋友,建立信任的關係,保持無間的溝通,並在子女遇到危機的時候成為隨時的幫助。吳醫生坦言,東方人比較重理性,很少表達內心的情感,但這是建立親子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他建議家長要多多訓練自己。 增加有關憂鬱症的知識 培養青少年的情緒智商 華人家長傾向只注重子女的知識及技能的發展,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情緒管理。吳醫生指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情緒管理的增長與身體和智力的發展同等重要。簡單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身量和知識已像一個30歲的人,但是他的情緒卻好像小孩子一樣,這也算是不正常的。 學習情感溝通及尋求幫助 家長需要從小引導幼童學習如何講出自己的感受,在適當的時候尋求其他人的幫助。 提高子女靈性上的成長 身為基督徒的吳醫生相信,靈性是我們人格的核心,簡單來説就是「定義了你是誰」(what defines who you are)。彼得後書1章5-7節:「你們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 吳醫生指出,有信仰的人有一種內心的力量,信仰可以幫助青少年培養正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鼓勵基督徒家長,引導子女在靈性上成長。 「正視青少年憂鬱症」講座是美福神學院近期推出的「關心您的孩子系列講座」之一。更多有關系列講座詳情,歡迎致電美福神學院查詢:408-530-9898。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