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紀的首次世界性傳回耶路撒冷運動會議2004年7月份在美國三藩巿舉行,中國、海外華人及來自不同國家的領袖重申了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的異象。
第二次會議於上月在港召開,各國與會領袖初步確定了傳回運動的方向及策略。
在會議上,與會者先祈求神賜下謙卑的靈,及專注的目標,並合一的心意。此次會議非常重要,參加者在呼召、合作和委身方面得到更新。
呼召、合作和委身方面大大更新
這次參加會議者有三類:來自中國、海外及世界各地,更具代表性,每類都有獨特角色。會議上大家的合作得到更新。特別的是,大家都肯定中國教會在這任務上的重要角色。
大會上大家亦重温了神向華人教會前輩顯示的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回顧他們如何勇敢、順服地接受神的呼召。與會者的心都火熱起來,呼召得到更新。多次禱告裡,不少人將自己重新獻上,委身心志得到更新,更有19位願意獻身踏上通往耶路撒冷的宣教旅程。
集思廣益,探索有效的跨文化宣教事工之路
大會主要目的亦在探究有效、可能及具體的的跨文化宣教事工的方法、面對的挑戰及工作的機會。結果會議結論有四方面。
招募及動員
首先,與會者公認禱告為招募及動員的要素,並沒有單一方法而因人而異,亦確定這為中國教會的要務。
訓練
會上,中國教會的領袖看到跨文化宣教的重要性,而海外的華人則可以以「雙文化橋樑」的角色來協助訓練事工。
差派
與會者雖對差派的機制及實踐有不同意見,但均同意合作的重要。在傳回運動裡,帶職宣教被認為是關鍵性的差派機制。
中途站
在傳回運動裡,需要有跨文化的、接待傳回同工的人扮演「中途站」的角色,幫助他們融入不同文化裡。
「我們預期大苦難及更大的犧牲」
在此次傳回大會裡,籌辦者表現了參與此運動的心志:「在實踐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異象及努力去完成時,我們預期大苦難及更大的犧牲,我們也預期面臨加劇的屬靈爭戰。」
「基督雖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敵對;但祂要更受到從中國到耶路撒冷之間千千萬萬新信徒的跟從、稱頌及愛戴。」
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第二次全球性會議上月結束
「在實踐傳回耶路撒冷運動異象及努力去完成時,我們預期大苦難及更大的犧牲」
陳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