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仰缺失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而社会各界亦试图从各种途径寻找解决之道。国内知名学者潘知常教授深信"中国人离信仰有多远,离现代化和现代世界就有多远",而让一部分人"先信仰起来"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当今中国的不二选择。
潘知常教授为现任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和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学家和战略咨询策划专家,也为当代中国后实践美学学派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更是著名的"生命美学"学说的创始人。
潘教授指出,让一部分人"先什么起来"涉及到社会取向的价值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动力选择。"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曾经是中国最响亮的口号,带领中国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但最终落得"业已破碎的『富裕』梦",而至今依旧留下一个亟待回答的严峻问题--"先什么起来"。
比对人类历史中各国家朝代的盛衰,他形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崛起与衰落无疑与"奋斗、勤劳、勇敢"有关,但背后还有一个"首先要先『什么』起来"的条件,正因为这个才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终将崛起或者终将衰落。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而言,无疑是先"基督教"起来,这是在历史上所能够看到的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崛起的关键。
他以西方最著名的历史教科书《全球通史》和美国学者所著《大国的兴衰》中,以公元1500年以前和以后划分来看,公元1500至1900年期间,现代化的奇迹完全是由欧洲人创造,与中国人完全无关,同时,西方国家在GDP总量上也全面赶超了中国。他说:"在西方世界的崛起竟然是与中国的沦落在同步进行。"
不过教授也提醒"西方世界的崛起并不能仅仅大而化之地界定为全部欧洲",在欧洲大步奔跑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加以筛选和淘汰。他指出,最先甩掉了东正教的国家,然后又甩掉了天主教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都相继后继乏力,不得不从"发达国家"的行列中被淘汰出局。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最终真正跑进现代化的第一阵容的全都是先"基督教"起来的国家。
他又指出同样有欧洲背景的北美与南美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结果,原因也在于是否先"基督教"起来。长期治理南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国家,而长期统治北美的英国却是基督教国家,因此,他认为在发展中曾否"被基督教的手触摸过"就成为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之所在。
在西方社会的崛起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潘教授认为是基督教,西方社会崛起的奥秘也在于必须要先"基督教"起来。不论基督教,还是天主教,抑或东正教,无疑都是与人生与人类有益,但是能够强力推进现代化的却只有一个宗教,这就是基督教。所谓"西方",在本质上而言就是基督教的西方。
他指真正引领了全世界的改革开放的,并非欧洲南部的文艺复兴,而是北欧的宗教改革,也就是新教改革。同为欧洲的欧陆国家,如法国,因为普遍没有借助基督教来完成"信仰启蒙",只是进行了"个体启蒙",以致一直没有能够领先于历史的潮头。历史的铁证也证明了:先"基督教"起来的英国鼎盛时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当今英国早已一去不复返,原因是后来的英国走向了世俗化的道路,走上了"弱化"基督教的道路。他总结,只有有基督教的地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