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救災隊 接力醫療行動即將展開

第一分隊準備就緒 18日前往災區
10月8日,7.6級強震在巴基斯坦、喀什米爾及印度交界地區造成慘重傷亡,估計約有8萬人喪生。救助協會隨後在一星期內,分別透過亞洲福音會及印度宣教協會,捐贈了7.5萬美金,讓他們在地的工作人員能展開第一線的緊急救助。此外,台灣一些教會支持的宣教團隊已在離災區不遠處有些服事。他們表達非常需要協助,期望台灣過去的救助經驗可以給予指導。

緊急會商 同赴勘災
10月17日,救助協會在與台中策略聯盟、台北靈糧堂、展望會等教會及福音機構,共同緊急會商後,決定共組勘災小組,前往災區,瞭解當地團隊實際救援狀況及評估台灣教會可能投入的救助行動。10月底,台灣教會界一批同工前去勘災,一行人包括展望會三位同工、靈糧堂葉嶺楠牧師、路加團契成樹人醫師、救助協會兩位同工等,在26日的清晨踏上了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馬巴德。

根據急難救助部主任曹聖和的描述,近8萬多人死亡的震災,形成機場出口人人舉牌昂首尋親的畫面。他們將幾百公斤的物資與簡單行李放在車頂,在首都附近了解部分災情,並探視當地特殊環境下形成的「基督村」,然後搭車到達接近災區的工作總部。路程中80%的房舍毀損,再往上的區域,道路無法通行,是極為嚴重的災區,只能以直昇機空投物資與載運傷患的方式持續救援。

來自China的愛心醫生
在聽取當地同工針對異文化地區的工作簡報後,他們更多瞭解在回教國家基督徒的困境。當細察村落狀況、訪視當地居民之後,他們發現當地醫療資源相當缺乏,短短四天的試探性義診就有400多人求醫。此外,回教村落用來禱告的擴音器喇叭,不斷廣播有來自「China」的愛心醫生。整個勘災行程,隨著醫療的安排而拓展,當成醫師認真看診的同時,他們當地的同工也積極關懷居民的需要。最後負責震災的軍方要求他們為當地提供至少三個月的醫療服務。目前勘災隊伍唯一的醫師成樹人弟兄,因當地強烈需求而繼續留下三個星期。除繼續看診外,也為未來進駐的醫療隊做銜接的規劃。

巴基斯坦救災緊急醫療隊招募
11月1日勘災隊回到台灣,救助協會已決定立即徵召醫護人員派遣醫隊,以接力的方式在未來三個月裡進入災區持續醫療行動,希望使當地同工透過此次震災,敲醒釵h人的心靈,走出憂傷的困境。路加傳道會將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共同統整,確定派隊時間自11月18日至明年1月31日。每隊需要一名醫生及一名護理人員。另外,醫療隊目前也亟需藥品上的支援。

至11月10日已有醫護人員回應,分別是11月18日至29日的施富金教授、林佳玲護士;11月25日至12月6日的傅玉麒醫師--婦產科、陳藝文護士和陳如玉心理諮商師;此外也有1月6日至13日的胡家儉醫師--內科系家醫科。救助部主任曹聖和表示,目前12月份所有護理人員已經確認,還欠缺醫生的配搭,他呼籲有意願參與服事者可洽救助協會(02-2776-9995*142)或路加傳道會(02-2365-1190)。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