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定期返教会的人让人较有"正能量"的感觉,另一方面是患抑郁症的机会大减。
最新一期《宗教与健康期刊》发表的一项由有犹太宗教背景的叶史瓦大学(yeshiva University)进行的研究,此报告研究了92,539位年逾50、已停经的妇女。她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结果显示在定期参与宗教崇拜仪式的人中有56%对人生有积极的看法,并且患情绪低落者较比没有定期宗教聚会的人少27%。
负责此项研究的心理学系教授Eliezer Schnall表示,结果显示返教会或犹太教堂,或其他宗教的崇拜仪式与样子予人开朗正面的感觉,二者有极强的关连。研究者尝试找出常参加宗教聚会与乐天性格两者相连的原因,认为参加宗教活动的人容易找到牧师或拉比作为倾诉对象。
研究亦尝试找出宗教聚会可能产生的消极的一面。研究人员认为与宗教群体密切的联系有可能对其他社群造成张力,例如与其他信仰的人士造成隔阂。
不过调查人员认为参加宗教聚会与性情积极二者虽然有关联性,却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我估计如果经常参加崇拜会令我更积极,那只是一个可能性。"亦有人认为也许乐天的人有更大可能被邀参与宗教崇拜。
-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
-
中国家庭教会接收奉献遭"诈骗罪"指控 引发国内外联合声援
近年来,中国多地家庭教会因接收信徒奉献被当局以"诈骗罪"名义进行刑事指控。临汾圣约家园教会成为最新的目标。2024年年底,教会成员、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领袖联合发布声明,表示反对以"诈骗罪"名义迫害教会,呼吁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释放被捕人员。
-
韩基总呼吁WEA2025主办教会停止财务支持 并要求关键领导人辞职
1月17日,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简称CCK/韩基总)发表声明,对计划于今年10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世界福音派联盟(WEA)大会提出质疑。该声明敦促即将承办WEA2025大会的爱之教会(Sarang Church)将其对WEA的财务支持公开化,并要求负责筹备大会的关键人物——WEA副秘书长塞缪尔·蒋牧师(Rev. Samuel Chiang)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