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一直是教会非常重要的节期,但晓得其历史由来的基督徒并不多。圣言资源中心会长赖若瀚牧师近日在机构网站撰稿介绍复活节的由来,并还原其本意。
谈及复活节的历史,赖牧师指出在初期教会中没有特别记述复活节的庆祝,而圣经里唯一出现 “Easter”一词的是《英王钦定本》(KJV) 使徒行传十二章4节:“…intending after Easter to bring him forth to the people.”
相比之下,《和合本》及其它译本皆译为"逾越节(Passover)","可见当时的犹太信徒将复活节与逾越节连在一起庆祝。"他说,因此早期的"复活节"不一定在主日举行。
直到主后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开大会,将复活节的日子定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但由于犹太人与罗马人的历法在计算上有所不同,导致历史上在同一年里有不同复活节日子的出现。
故此,后来有人建议将复活节的日子划定在每年四月的第二个主日。即现今复活节的制定方法。赖牧师亦认为这确实是一项值得采纳的建议。
至于很多教会采用"复活蛋"与"复活兔"来庆祝复活节的方式亦并非出自早期教会传统,而是源于外邦人庆祝春节的习俗。
即便如此,赖牧师个人认为只要将其注入属灵的新意义――如"复活蛋"象征生命,白色的"百合花"象征著光明与纯洁,那就无可厚非,可予接受了。
对于"复活节"本意,赖牧师表示它不单宣告耶稣基督诞生在地上,也强调救主藉著神的大能从死里复活了。 这样看来,唯独基督教信仰才有"复活节"。
他还直言复活节意义的重要性不在圣诞节之下,"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基石,是福音的基本要素。若耶稣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信的及所传的就是枉然,基督教与别的宗教就没有两样了。"
赖若瀚牧师解析复活节的历史由来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