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加公義聯會」召集人張祖律師專訪(三)

soc_20060120_johns.
「愛加公義聯會」召集人張祖律師。(相片:本報記者)
上兩期登出了張祖律師解釋同性婚姻法例如何可被推翻、大選的重要性(文:如何可以推翻同性婚姻合法化?),仇恨法對宗教自由的影響(文:「愛加」談聯邦大選的重要性 • 仇恨法與宗教自由),這期訪問張祖律師分享了他如何看教會對社會的關心,解釋爲何華人選舉率低,並談到爲何宗教信仰很少在候選人口中談及。

問:「愛加」這些年如何看教會在社會關心方面有什麽改變?

張:教會人士小部分驚醒過來,比如東部的謝安國牧師,美國的王永信牧師,還有本地極小部分的牧師開始驚醒起來。如果教會繼續消極的話,到頭來沒有盡教徒的責任,耶穌叫我們作鹽作光,是在外邊傳福音,改變世人,做模範,不是叫在教會裡作鹽作光。你不去做,就沒有盡教徒的職責,也沒有盡公民的職責。如果你兩樣都不做,就更困難。外邊的非基督徒也會看到基督徒的不足。

經過八年來的艱苦經營和參與,我們看見有教會人士已經驚醒,如果教會人士再不出來參與,再不投作爲公民的神聖一票,希望就很微,要改變加拿大社會前途的機會就很微很微了。

問:在大選中很少提及到個人信仰,christianity.ca也報道過有人反對在選舉中提及基督教(原文),你對此如何看?

張:我認爲基督徒和基督教人士,真要很大的醒覺,加拿大從基督教立國至到現在,大部分的傳媒是政治正確,被一小撮活躍特殊利益團體人士控制,所以現在一提有宗教信仰,就馬上被人扣帽子,馬上被人攻擊。

有例為證,以前加盟黨黨領戴國偉(Stockwell Day),他是Evangelical基督徒,是牧師,但給主流的傳媒攻擊至體無原膚。所以看到這個國家這樣,是多麽的悲慘?(如何被攻擊?)他被人攻擊説他是基督徒,是福音派教會的,他們這些人很極端的,用他們的教條加壓其他人身上等。所以你翻回前兩三年的報紙,可看到主流傳媒如何攻擊他,比如全國性報紙“GlobeandMail”、“Toronto Star”和“Vancouver Sun”都可以看到。

到了今時今日,前兩天的一天早上中文電台的一個節目,有一位所謂「教授」講起「愛加」這幾天被自由黨攻擊,説Stephen Harper在05年3月的時候在該會籌款晚會上演講,更説「愛加」是一個基督教組織,是一個「極端保守」原教主義的組織,所以説Stephen Harper實在也是這些「極端組織」的同意者。這所謂「教授」也加入説「愛加」是此種組織,是一個原教主義者,這些人是沒有彈性的,他們希望將單一教條引用國會,來影響其他人,但此等攻擊與事實不符。我們「愛加」不是基督教組織,也不是原教主義者。爲何要如此攻擊,原因很簡單,只要你是基督徒,有信仰的,就要如此迫害你。我們是非黨非派並非宗教團體,爲何要如此攻擊。

(是否怕這樣的言論,所以「愛加」不説自己是宗教組織?)因爲我們在1997年10月1日成立,由各方人士,包括基督徒、天主教還有其他的宗教人士組成,所以我們不能説自己是宗教組織,但「愛加」當中有釵h是基督徒。

問:那麽華人投票率低,你認爲有什麽原因?

張:華裔人士,要看從哪裏來,他們的背景不同,但大部分都有政治冷感。比如香港,現在的香港不是了,但以前英政府統治下,香港人不鼓勵參與政治。大陸方面就更加不鼓勵人參與政治。所以他們來就是政治冷感。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還有生活的鞭子,有人做兩份工作維持生活,他們有家庭和孩子,需要兼顧,而忽略了整治。還有是,就算是教徒,很多教牧同工人士,盡量不鼓勵教徒參與教會外的活動,所以教徒的參與和投票率偏低。因此而被一少部分聲音響亮的人士控制了。

這個情況不是不能改變,比如王永信牧師來温哥華講道之後,釵h人聽了之後,馬上驚醒,立即想參與,要與誰聯絡。再看加東的謝安國牧師他們能夠去渥太華舉行萬人聚會,看到東部的教徒是醒覺的。西部呢?剛剛睡醒,還是模糊。現在是危機四伏,是一個分水嶺,是加拿大有沒有一個未來的關鍵。


談到Defen Marriage BC的2006年計劃,張祖律師説將在大選之後開會決定。張祖律師是基督徒,但他説他從來不標榜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感到基督徒與基督的言行相差太遠,他説:「基督徒的言行要像基督,沒有100%,也有10%,但是我自己連1%也沒有,所以只能稱是基督的跟隨者,看著example,盡自己良心去做事。」


「愛加公義聯會」簡介:英文名為The Canadian Alliance for Social Justice and Family Values Association,成員主要為華裔居民。「愛加」在社會事務上積極參與,每年出版中英文雜誌六冊,針對各社會問題,如販毒、同性婚姻及賭博問題等不公義的事情上發出了強烈的聲音。

相關新聞:
如何可以推翻同性婚姻合法化?「愛加公義聯會」召集人訪問(一)
「愛加」談聯邦大選的重要性 • 仇恨法與宗教自由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