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林以诺牧师和麦家碧创"拆篱笆‧ 爱梨巴" 漫画宣扬福音价值观

提起"麦兜",大小朋友会禁不住咧咀一笑,这个住在香港九龙大角咀就读"春天花花幼稚园"的麦兜,单纯乐观,资质平平却有很多梦想,虽然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凭著他正直善良创造了他美丽的世界。

而在"梨巴村"里住了一群村民,包括羊仔Lamlamb、驴仔LowDee和白鸽子Pigeonli。这三个角色带有几分"麦兜"的影子,因爲均是由香港漫画家麦家碧创作的,由林以诺牧师、麦家碧以及几位同工集体"生"出来的。


Lamlamb、LowDee和Pigeonli这三个角色的详细档案还没有公开,只知道他们的性格各不一样,细看他们的外貌就可以感受出来:羊羊Lamlamb做事有原则,很多事情都觉得不太妥当,以致脸上常带少许怒气;驴仔LowDee本来叫做"驴弟",因爲有点正直、有点儿蠢,常被人作弄和取笑,所以大家都叫他"LowDee";鸽子呢,一副精灵醒目的样子,是一只有智慧的鸽子。

从10月7日起,一辑以"拆篱笆‧爱梨巴"为主题的漫画将在AM730和本报同步刊登,并将每周一次刊登。

究竟这次由林以诺牧师和麦家碧合力创作的"梨巴村"的三个角色是如何发展出来的,他们又期望神如何使用?本报专访了林以诺牧师和参与创作的同工Elaine,向大家介绍他们创作"梨巴村"的主旨和过程。

"梨巴村"的创作异象

这个创作来源自林以诺牧师"要让基督教价值观融入文化的"异象。林牧师说,传教也应从文化介入,通过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思想,从而改变社会。林牧师又说,不喜欢看文字是香港人的特色,而漫画已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令他想到要通过漫画传递福音的价值观。

在健康的漫画中,"麦兜"是其中的表表者,麦家碧笔下的这只小猪,如米奇老鼠一样深入人心,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于是林牧师就找她来创作。林以诺牧师说:"我们的原则非常重要:一定用基督徒来做。"基督徒在价值观上才能同声同气。

林牧师说因爲异像清晰,神很快成就这件事。他们在今年7月份开始构思,然后用3个星期去创作角色,接下来就是订计划。在创作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决定用"羊"为角色,因爲圣经中最多出现的是羊,"我来是要让羊得生命"羊代表的是人。用了羊之后,其他的角色驴和鸽子由麦家碧创作的。又用了几天的时间取名字,并开始计划如何使用他们。这时一位弟兄愿意奉献一笔钱支持在报章AM730上刊登漫画。于是决定用漫画形式出现,一同创作漫画的内容,然后由一位弟兄义务绘画,整个过程只是用了2个月的时间。

如何通过漫画表达基督教的价值观呢﹖

林牧师说这套漫画的主题是"拆篱笆 爱梨巴"。"梨巴"是"Neighbor"的谐音,表达"Love your neighbor",爱邻舍。林以诺牧师说这里"邻舍"不仅仅是指住在隔壁的人,也包括工作、学校等生活上遇到所有的身边的人,向他们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需要拆篱笆,并有爱的行动。

林牧师说,"梨巴村"是通过三个漫画角色不一样的性格,碰在一起产生很多火花,又通过代表智慧的鸽子讲出从圣经而来的智慧的话语。漫画里亦选用"当代圣经"和现代版本的圣经让字句更贴近现代人,让他们接受和明白。里面不用"圣经说…"这样的字眼,但漫画里都是圣经的话。

改变香港的气氛

林牧师说,越反映现实的越不受欢迎,所以用了抽离的另一个处境而又类近的环境——梨巴村,一条村子的价值观对城市人是一种冲击,就正如麦兜的价值观对很多人能构成一种冲击一样。

林牧师说,在6、70年代的香港虽然很穷,但是大家互帮互爱的精神令人鼓舞。到了 8、90年代,香港人开始变得富有,很多人去做善事帮助香港以外的人,但同时却忽略了香港本土的人。在1997之后,香港社会普遍怨气大,批评多。现在香港有100万新移民,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给与他们的关心就很少。林牧师希望在这里透过漫画传递"爱邻舍"信息,期待在未来改变香港的气氛。

林牧师补充说文化的重:"基督教常说要入文化,然而今日的教会普遍忽视文化,所以怎说也『对不上口型』"。他说,"比如我们去吃西嚏A是因爲我们尊重西方的文化,而不是西方文化进入成爲我们的文化。"试想,如果让传统的中国人去了西曙U他们会不自在,因爲中国人文化就是灯火明亮、人很多,热闹哄哄的,令两个文化"对不上口型"。

圣经中保罗的传教是"入文化"地传的,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牧师期待"梨巴村"的三个角色也可以进入香港的文化当中,让人接受他们及其表达价值观。

林牧师最后说,"爱梨巴"是能否大受欢迎,要看看有没有"神迹"出现。如果"梨巴村"受欢迎的话,他们会推出更多产品,并逐渐加入更多"村民"。他亦期待有更多人在金钱和创作上支持"梨巴村",让村里的羊仔Lamlamb、騼仔LowDee和白鸽仔Pigeonli可以日日与香港人见面。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