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移民潮、青少年问题 教会不容忽视

三藩市华埠教会的牧者在上周一个研讨会上,分享到转型中的华埠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中国内地的新移民潮及青少年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自从有中国人离开祖国侨居海外,华埠向来是海外华人聚集的独特地点。近几年来,由于中国政策日渐开放及经济迅速发展,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潮渐渐增加;从中国内地来的新移民比从香港或台湾来的并差不远。可是,大多内地来的新移民举家来到美国,却不懂英语,经济能力也不好,所以只能留在华埠打工,住在非常挤迫的廉价散房。

陌生的环境、遭人白眼也许让不少新移民感到非常痛苦。正如福音教导基督徒要事奉弱小的弟兄,对于他们的需要,华人教会应该施与关怀。事奉社区基层的三藩市华埠救世军对内地新移民表达深切关注。

少校梅鸿明牧师分享说:"很多教会一味以爲宣教地在海外,可是今时今日并不再是在海外,而是在我们的社区当中。"

他引用了最近刊登在美国著名福音派杂志《Christianity Today》的一篇文章,里面説明了现今普世宣教的趋势,有所谓的“Upside down”。意思是说美国和欧洲在基督教历史当中的确有一段辉煌的宣教历史,可是现在反过来由他们以前所开拓的地方,比如南美洲和非洲,来差遣宣教士,带领现在的历史。

大多华人教会希望派出很多海外宣教士,就连华裔基督徒商人也非常注目中国,希望在经济上帮助内地的同胞。梅牧师说其实他们需要更明白"宣教地就在我们的社区当中"的现象。

"当然内地是一块很好的撒福音的种子的土壤。即使有很多农村的人很渴慕听到福音,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很快,这块土壤渐渐变硬起来。其实,现在内地与海外的情况是一样的。"梅牧师说。因此,这是一个把更多资源放在本地宣教的时候。他期望这些内地来的新移民能够建立起信仰,成爲到别的州、甚至返回中国的"宣教士"。

对于内地新移民家庭里面年轻一代的成长,梅牧师非常关心。他说:"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父母辛辛苦苦带他们来到美国的用心。父母是爲了让他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来到,可是他们却自暴自弃。"

"他们不愿意学习英语,只常常沈迷于电子游戏当中。一些人甚至爲了赚取更多的金钱来享乐,放弃了宝贵的温习时间来做兼职,忘记了读书才是他们的职责。" 梅牧师说。这些年轻人如果不能在学业上得到成就,日后在美国社会上找工作和立足将会遇上很大的问题,他们也就前途尽毁了。

三藩市第一华人浸信会的中文部事工主任曾文通牧师也表示同样的关注。他认爲带领年轻人认识耶稣是最终解决他们的问题的答案。曾牧师说:"所以他们很需要福音,当他们认识生命的主以后,他们将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就知道应该怎麽生活。"

爲了鼓励更多的内地新移民参加教会的崇拜活动,也有一些教会开始利用普通话和简体字,一改以前只用繁体字的风格。中华基督教楯道卫理美以美会的主任牧师透露,他们在崇拜时所使用的诗歌字幕现在已经设有简体字,方便从内地来的慕道者。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