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袖高峯會 千人雲集提升領導力裝備未來

一年一度的台灣全球領袖高峯會(GLS)於11月15至16日在新店行道會舉行。今年的主題是「裝備未來」, 吸引超過1200名與會者,匯聚多位國際領袖及講者,分享領導力與個人成長的寶貴經驗。台灣有超過50間教會及機構的代表積極參與。

首日亮點:激勵人心的主題分享

執著的權利

據台灣全球領袖高峯會報導,在峯會的首日,生命教會(Life.Church)創辦人克雷‧葛羅雪牧師以「執著的權利」為主題,鼓勵與會領袖追求自己的理想,呼籲大家攜手改變世界。他熱情洋溢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掌握故事力

暢銷作家金卓拉·霍爾(Kindra Hall)分享了「掌握故事力」的重要性。她強調每個人都有故事可講,而關鍵在於如何勇敢地分享這些故事。

衝突的妙用

喜劇思想領袖、演員及作家小邁克爾(Michael Jr.)以「衝突的妙用」為題,強調在面對變遷環境時,保持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正確犯錯

哈佛商學院教授艾美·埃德蒙森(Amy Edmondson)提到「正確犯錯」,鼓勵大家將對完美的追求轉變為持續進步的心態,並勇於面對挑戰。

幸福方程式

哈佛大學的亞瑟·布魯克斯教授(Arthur C. Brooks)以「幸福方程式」為題,強調提升個人價值與幸福感的重要性。

清晰異象

杜克大學藍魔鬼男子籃球隊主教練麥克·薛塞斯基(Mike Krzyzewski)分享瞭如何通過清晰的異象來帶領團隊邁向成功,並強調了團隊中的價值觀。

溝通的七種頻率

「馬賽克教會」(MOSAIC)創辦人暨主任牧師艾文·麥瑪努斯(Erwin Raphael McManus)講解了「溝通的七種頻率」,強調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環境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

在台灣新店行道會舉辦的全球領袖高峯會第二天,來自各界的著名講者繼續分享感人故事和深刻見解,激勵著所有與會者。

次日亮點:觸動心靈的生命見證 

軟弱中得剛強

「瓊妮之友」(Joni and Friends)創辦人瓊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以她的親身經歷作為開場,主題為「軟弱中得剛強」。她描述自己在一次跳水事故後的癱瘓生活,並分享上帝如何使她從深淵中被拯救。如今,她成立的慈善機構「瓊妮之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組織之一,向全球13億殘障者傳遞耶穌的愛與希望,並強調:「我將竭盡所能,完成上帝的交付!」

動態驅動力

播客主持人莫莉‧弗萊撒(Molly Fletcher)在「動態驅動力」的演講中指出,追求目標時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成為的那個人。她鼓勵大家保留好奇心和勇氣,以此點燃追求愉悦生活的熱情。

最強核心力

全球研究學者、企業家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帶來了「最強核心力」的演講,他探討「愛」作為核心力量的重要性,鼓勵大家發揮自己的特長,以愛的心態來引領他人,為社會帶來更多信任與美好。

超乎常理的款待

旅館業宣教士、米其林三星餐廳老闆威爾‧吉達拉(William Guidara)以「超乎常理的款待」分享建立人際關係的藝術。他的實例生動展示了用心和創意在款待中的重要性,向與會者傳遞了真誠關懷的力量。

領導力傳承

「全球分支機構」(Branches Worldwide)執行董事、作家丹‧奧沃拉比牧師(Dan Owolabi)進一步探討了「領導力傳承」的主題,分享他母親的故事和自己如何將價值觀傳遞給女兒。他強調每個人都擁有無限潛能,並鼓勵所有人永不放棄自身的價值。

永光家族的三代精神

台灣的永光化學總經理陳偉望受邀講解永光家族的三代精神,強調透過「家族憲法來貫徹信仰文化的重要性,其分享獲得與會者的熱烈回響。

扼殺傳承的隱形殺

最後,全球領導力網絡(GLN)總裁暨執行長大衞‧艾許克拉夫特(David Ashcraft)以「扼殺傳承的隱形殺手」提供五個領袖特質,提醒在場者要抵制驕傲,保持謙遜,以保有正面的影響力。

信任上帝的計劃

會議的尾聲,主辦機構標竿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夏昊霝牧師以神秘的「明信片」隱喻總結其道,告訴大家面對挑戰時要信任上帝的計劃,未來會明白每一過程的意義。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