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耗尽"怎办﹖牧职心灵健康成研讨焦点

gen_20120920_pastor1.
牧养研讨会2012」刚于18日起一连两天举行。(图:基督日报/ 陈丽斯)
由崇基学院神学院教牧事工部主办的"牧养研讨会2012"刚于18日起一连两天举行。今年主题为"教牧心灵健康",来自教会、事工、神学及各专业的人士参与研讨,逾百名本地教牧同工参加。

牧职是心灵疾病"高危"行业

教牧人员是教会的灵魂人物,肩负管理全教会运作、信徒灵命培育及教会事工发展等重任,以帮助信徒个人及教会全体达到神赐给教会的异象及使命。在研讨会上,不少讲员都指出一般信徒对教牧期望甚高,以致教牧头上仿佛有"光环",加上教牧身负召命,事奉果效要向上帝交待,容易令教牧产生压力心理,若未加调节,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灵健康。

事实上牧师也是普通人。在基督教联合医院任职的临床心理学家汤国钧博士更指出,教牧面对会友的辅导工作身心疲累,甚至有研究发现牧职比其他助人的行业有更高的身心疲累指数,可谓压力爆煲。

会上不少讲员提及教牧走向"耗尽"(burn out)的情况普遍,患上抑郁等精神病的个案也不少,精神科医生陈玉麟甚至指出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在教牧领袖中有沉溺问题如性沉溺者为数不少,情况亟需正视。

教牧精神及心灵:回到灵性的根本

研讨会从教牧的心灵、心理、精神健康,以及灵命塑造四方面探讨。总的来说,大部份讲员认为以上种种问题的根本仍要从与神关系及属灵的角度解决,而这方面近年才渐渐为社会重视,视之为全人健康的重要一环。

袁海柏就指出教牧的心灵健康受著外在环境和内在的情况影响,但他认为确从从上帝而来的召命是最终极的因素。他引近日与浸大协作的一项研究指出,召命感较高的牧者有较高的工作投入感,另有研究得到类似结论:以工作为召命的人在工作上所得的满足感较大。

另一项教牧面临的压力是人际冲突和角力。五旬节圣洁会永堂的创办人、伍山河牧师难得谈教牧人际冲突的压力。他指出牧者要有永恒的眼光去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提到若有敌对自己的人时,要不视之为个人及血气的衞突,反之视为彰显基督的机会,相信圣灵必在会众心中动中,最后化敌为友。

心理学专家葛琳卡博士认为,教牧事奉感耗尽甚至受伤时,能经历神的恩典和医治,以找回自由的事奉。精神科生陈炽鸿医生亦相信除了精神分析、药物治疗外,属灵进路可成为教牧精神问题的治疗方向。

教牧灵命塑造—去信、去爱、去仰望

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实用神学科教授林国彬牧师探讨教牧的灵命塑造时指出,最重要的是找到帮助自己成长的要素,以及明白自己改变的过程中圣灵如何作工等。当中他提醒教牧在生命的过渡时刻别忘了清楚数算并处理自己失去并影响自己的东西,并且举帕尔默(Parker J. Palmer)在贵格会的经验, 提出需要诚实和开放的群体作安全的空间,帮助个人分辨圣灵的声音。

灵根自植国际网络的蔡贵恒牧师认为灵命塑造可以很简单,但亦可以很复杂。他提出放下事工式的思考,从怜悯的神学(Theology of Compassion)作起点,让耶稣基督怜悯的救赎成形在心里,并支持牧职的事奉。他又分享多年来的探索令他最终感到比起心理治疗、性格类型等分析,与神的关系乃是最重要的,明白自己是无用、无力、无助的"朝圣者",去信、去爱、去仰望,明白自己是上帝所爱的,并经历祂所给予的平安与自由。

是次研讨会由06年开始每年举办,至今已第六届。每年有不同的主题,去年就探讨了中小型堂会的危与机,适切教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