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神學院教授温偉耀博士在九月份的崇基神學院通訊中發文,討論讓基督教成為中國人的本土宗教的問題。温博士指出基督教在一般中國人心中仍被視為西方的宗教,又覺得教堂是洋人的地方。他認為要讓中國人接受這「洋教」必須解開當中的矛盾核心,又提出了四個基督教的教義,認為是與中國文化核心價值之間的張力的關鍵所在。 第一個是基督教所提出的得救的方法有排他性的問題。温博士指出中國傳統對宗教的理解和定位傾向「能性」,認為宗教是給予人「安身立命」的條件,然而基督宗教核心卻是「人與上帝和好」,認識神並且進入「有情相遇」的關係中,因此與傳統中國宗教無論在關注取向或宗教經驗均有著本質的差異。 按中國對宗教的理解的話,能幫助人安身立命的宗教除了基督教外,其他宗教如儒、道、佛等都能發揮此弁遄A因此在此意義上,中國文化傾向接受多元宗教的概念,亦難以接受基督教除了耶穌基督的救贖以外別無他法的説法。他説:「似乎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相遇了千多年,在『宗教』這個課題上,大家大概仍舊是自説自話。」 温博士又指出「因信稱義」的救恩論亦難為中國人所理解。按基督教的理解,「天堂」或「地獄」並不是按照人的行為來賞罰的機制,而是人在今生自由選擇與上帝建立關係的相應自然結果。但對於相信因果報應及以倫理為導向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説,行善的人因不皈依基督而下入地獄、惡人反因信而稱義的道理可説是難以理解。 第三個要回答的問題則是對人性善、惡的對立的理解。中國文化如儒、道、佛相信「人性本善」,認為人皆可以成聖、成佛,但基督教則堅持人性本惡,無法靠自己的行為自拔。温博士認為這種理解上的差異雙方都有份造成,一方面儒學的「性本善」只是「作為實踐善的奮進過程中的一種支撐信念——是一種引導性的實踐倡議,而不是認知性的陳述」,而基督教常以「原罪」來論證「人性本惡」,但温博士表示自由選擇的才能入罪,嚴格來説「原罪」既非人能選擇,就不能咎以罪責。 第四個關鍵是基督論的詮釋,「對中國人來説,二千年前那位稱為耶穌的巴勒斯坦人,究竟『他是誰﹖』『他與我何干﹖』『他的死、活怎麼可以跟我這廿一世紀的中國人拉上關係﹖』」温博士指出自基督教傳入中國以來,傳教士都難以引介耶穌基督,將介紹耶穌的焦點落在耶穌生平的神異故事,或突出耶穌的善行以討好大眾,強調耶穌的道德成就、革命情懷、社會改革等倫理弁鉞央A卻未能向中國人介紹基督的獨一性。他分析,「基督代贖」的教義是建基於西方傳統哲學柏拉圖主義的理形論(theory of ideas),然而中國文化傳統並沒有這種理形論的形而上學,因此中國人難以理解救恩論的教義。 温博士文章中亦為這些基督教的教義、特別是對「因信稱義」、人性善/惡的理解以及基督論的問題深入淺出地逐一解畫,闡釋這些觀念,以助解開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教義的表層矛盾,並提出兩者的連接點。
-
教會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難所:福音派領袖支持執法進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員會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領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執法新政策。他強調:「教會是罪人的避難所,但不能成為犯罪分子的庇護所。如果這些教堂收留了謀殺犯、強奸犯或其他非法進入美國的犯罪分子,那麼政府完全有權力進入並將他們帶走。」
-
約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讀經計劃開始了 如何把聖經故事運用於個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問約翰牧師》播客中,約翰·派博牧師探討瞭如何將聖經中的故事運用到個人生活中。
-
中國家庭教會接收奉獻遭「詐騙罪」指控 引發國內外聯合聲援
近年來,中國多地家庭教會因接收信徒奉獻被當局以「詐騙罪」名義進行刑事指控。臨汾聖約家園教會成為最新的目標。2024年年底,教會成員、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領袖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反對以「詐騙罪」名義迫害教會,呼籲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釋放被捕人員。
-
韓基總呼籲WEA2025主辦教會停止財務支持 並要求關鍵領導人辭職
1月17日,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簡稱CCK/韓基總)發表聲明,對計劃於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的世界福音派聯盟(WEA)大會提出質疑。該聲明敦促即將承辦WEA2025大會的愛之教會(Sarang Church)將其對WEA的財務支持公開化,並要求負責籌備大會的關鍵人物——WEA副秘書長塞繆爾·蔣牧師(Rev. Samuel Chiang)辭職。
-
葛福臨再次擔任總統屬靈顧問 談特朗普移民政策如何體現對全球教會的關懷
作為撒瑪利亞救援會和葛培理佈道協會的負責人,葛福臨牧師是特朗普總統的屬靈顧問之一。在近日的一次訪談中,葛福臨牧師談到了他對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期望、是否有意避免在宣誓時使用《聖經》、以及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如何體現他對全球教會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