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元宵節」網上燈會 聖經動物燈謎十猜!

情人元宵雙節網上燈會 聖經動物燈謎十猜!
情人元宵雙節網上燈會 聖經動物燈謎十猜!

每逢二月愛的季節又來了!今年情人節伴隨元宵佳節,惟疫情肆虐減低實體交誼意欲,本報特地設計網上猜謎燈會,為大家送上祝福,在線上感受元宵熱鬧氣氛。

在西方情人節、東方元宵佳節,皆是少男少女擦出愛的火花、渴慕天賜良緣的日子,今年本報選出「10個聖經動物」燈謎,讓大家安在家中一起玩賞,既從聖經中尋找樂趣,也拉近彼此情誼。

10個聖經動物燈謎(謎底在文末)

1. 水中霸王,牙尖嘴利食肉獸

2. 非洲河流大塊頭,嘴大皮厚,馬不像馬牛不像牛

3. 三角形小腦袋,樹上躺平食昆蟲

4. 飛黃騰達四翼六足,口齒如鋸食農作物

5. 中國名鳥,鳥中貴婦,華麗傲氣

6. 空中霸王,晝伏森林,夜出捕食

7. 深藏荒野廢墟,性情狡猾多疑,夜出捕獵鼠鳥

8. 人形有尾或無尾,身量大小各不同,外形似人又似猴

9. 老家在非洲,力氣大過牛,吼叫嚇百獸

10. 豬屁股上插滿箭

謎底:

1. 鱷魚: 聖經描寫此物力大無比,猙獰可怖;記載於(希伯來書4:1-31;詩篇104:26)。

2. 河馬:水陸兩棲大野獸,出水能行、入水能遊,出現於古埃及尼羅河;記載於(希伯來書40:15;以賽亞書18:6)。

3. 蜥蜴:又名石龍子,體形似蛇,有四足五趾全身細鱗,兩眼分離頗闊,頭頂上有小眼,尾細長易斷,舌長有黏性,覓食小蟲。以色列人視為不潔之物;記載於(利未記11:29-30)。

4. 蝗蟲:此昆蟲乃聖經所説造成古埃及第八災;記載於(出埃及記10:4-19;約珥書1:4,2:25;馬太福音3:4)。

5. 孔雀:羽毛光澤、冠尾張開如扇、色彩斑斕,聖經描述牠為舶來奢侈品之一,呈獻所羅門王;記載於(列王記上10:22;歷代志下9:21。

6. 夜鷹:長約一尺八寸,晝棲森林中,夜出捕食,原文意即強暴者,七十士本、拉丁本聖經皆以為鴞;記載於(利未記11:16;申命記14:15)。

7. 狐狸:巴勒斯坦出產,分有埃及狐、黃狐兩種;記載於(馬太福音8:20;耶利米哀歌5:18;士師記15:4)。

8. 猿猴:古老的靈長類,可以上溯到6500萬年前的古新世,產於印度及非洲,所羅門王極榮華之時,外邦以此為進貢物之一;記載於(列王記上10:22;歷代志下9:21)。

9. 獅子:聖經喻此動物強壯,驍勇兇猛,又喻魔鬼如吼叫之獅子;記載於(師士記14:5-18;撒母耳記下17:10;彼得前書5:8)。

10. 箭豬:體長約2至3尺,頭大眼小耳短,身體生長刺毛抵禦敵人,食樹皮果實;記載於(以賽亞書14:23;西番亞書2章)。

  • 「我知道我會再見到他」——基督徒飛行員在華盛頓特區空難中遇難,父親含淚發聲

    「我知道我會再見到他」——基督徒飛行員在華盛頓特區空難中遇難,父親含淚發聲

    近日,美國華盛頓特區附近發生一起嚴重空難,一架美國航空支線客機與美軍UH-60「黑鷹」直升機在空中相撞,造成機上所有人員遇難。其中,客機飛行員山姆·利利(Sam Lilley)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他的父親在悲痛中表示,兒子的信仰成為他最大的安慰。

  • 專訪:富勒神學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會經驗,啟示亞裔移民教會

    作為一位牧師、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擁有38年牧會經驗,並在美國的拉美裔移民教會中有深度參與及屬靈影響。在最近接受《基督日報》採訪中,她回顧了自己對拉美移民教會的研究、深入探討了移民教會中代際之間的緊張關系,並分享瞭如何通過對話與和解來跨越這些代際鴻溝。她的觀點不僅對拉美移民教會具有指導意義,對亞裔美國教會也有著深刻的借鑒作用。

  • 贊美之泉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將覆蓋5國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華人敬拜音樂事工贊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佈其2025年亞洲巡迴演唱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行程,涵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多個城市。這次巡迴不僅包括敬拜贊美,還包含敬拜培訓、女性特會及暑期兒童敬拜特會。

  • 狄更斯經典信仰作品搬上熒屏 《萬王之王》預計復活節上映

    由Angel Studios製作的動畫電影《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計劃於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這部作品以英國文學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故事為基礎,講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親的講述中領略耶穌基督一生的傳奇。

  • 觀點:人工智能與社交媒體,基督徒應如何看待潛在的挑戰?

    在過去的幾天裡,中國AI初創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製作出了類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驚了科技界(以及美國股市)。再往前幾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宣佈結束第三方事實審查計劃;2024年末,澳大利亞政府出台了社交媒體年齡限制法,以保護年輕人。技術變革已經主導了2025年的開始。AI對我們理解上帝和社區有何影響,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