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戒毒牧师郑振华40年前经历圣灵洗礼脱离毒瘾,领受异象创办基督教新生协会,无药戒毒唯有耶稣挽救不少吸毒者与家庭。去年获批重置戒毒村经历上帝供应,却遇上肺癌,他自言"做得几多得几多!"而且充满异象朝向更大的福音禾场。
重置戒毒村经历上帝供应
基督教新生协会去年获政府批出前大屿山石壁东湾莫罗瑞华学校,用于重置现时位于元朗的戒毒村,预计面积达12万呎,提供96个宿位给戒毒人士、职员及义工等相关人士使用。
新生协会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总监郑振华牧师在专访感谢上帝,他透露2004年政府立法规管营舍的安全,立法前取到豁免牌,尝试寻找不同的地方遇到不少阻力,有居民反对、有些地方偏远,或贴近斜坡需要自费维修,其后政府主动联络他提供一切设施,而且负责维修斜坡费用。
吸毒者年轻化 戒毒没有药物只有耶稣
建设是为了迎接未来,郑振华分享现时吸毒情况。吸毒者涉及各阶层,中产、医生、专业人士、留学生,而且年轻化及毒品种类繁多。因此服务也随之转变,福音戒毒的未来是"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的是福音本质、定位、门训;转变的是模式。协会未来关顾戒毒学员的家庭,期望有创新的营舍开放给戒毒人士的家人入住,让他们有亲子的关系以至家庭复和。
他指,戒毒没有药物,唯有耶稣引导人心灵平静,并且鼓励学员读书。现时协会提供多元化的训练期望学员有一门手艺重投社会,例如验楼班、健身班、汽车美容、水电烧焊等训练,让他们学以致用如上门为独居长者室内维修、油漆翻新,所以福音戒毒是全人身心灵的更新。
知识改变命运:从戒毒工作走向菲律宾山区
除了在香港,郑振华还关怀菲律宾山区儿童,他去年初往菲律宾探访山区儿童,发现孩子们已经三个月没有饭吃,在香港收集物资、米包、蔬菜等寄箱送到菲律宾山区,连摩托车都上不到的地方。他还有与当地的教会联系了解学童缺乏读书的问题,郑振华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计划在山区建设宿舍由教会照顾那些儿童,并且在山区兴建学校,大约20至30万港币,可以容纳20多名儿童。
"如果等到自己搞掂才帮人永远帮不到,圣经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 郑振华回望基督教新生协会走过20多年的路,挨过不少苦头很多眼泪,然而疫情之下协会还有百万盈余,特区政府亦支付过亿兴建新院舍。
重置院舍遇上肺癌"做得几多得几多!"
郑振华坦然分享,去年6、7月收到政府通知有重置地方,8月确诊患了第一期肺癌、9月进行手术,感谢主不用化疗或电疗,康复得很好。他指上帝很幽默,重置地方要两年才入伙,不知道能否入到去,相信上帝工作便是了,"上帝预备了迦南美地,不是人人都入到去,所以我鼓励同工准备和怎样进入加南美地。"
他自言,新院舍建成后不知能否入到去,好像摩西也入不到迦南,所以时常勉励同工"成功不必在我,不是我的事工,乃是上帝的事工"。67岁的郑振华笑说:"不敢讲退休,若然退休,上帝叫我返来,做得几多得几多!"
不言退休的郑振华还充满异象,期望未来的日子服侍国内的同胞,政府公布15万专才来港当中占九成来自国内,如何迎接?确是一个很大的福音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