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權威宣教雜誌將美國評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宣教工場,呼籲立志獻身宣教的美國基督徒打破傳統觀念,鼓勵大家留在母國施展拳腳展開跨文化宣教的聖工。
宣教協會(The Mission Society)旗下的Unfinished雜誌的秋季版撰文指出,美國不僅是世界上差派宣教士最多的國家,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宣教工場。換言之,美國既是宣教的後方,又是宣教的前沿陣地。
宣教協會教會事工的高級總監斯坦(Stan Self)解釋説,持續大量湧入的移民以及他們的後代是把美國評為重要宣教工場的原因。
他援引今年年初美國人口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截止到2010年7月,在美國出生的外國移民後代數量達到了4,000萬,佔美國總人口的13%。
不斷增長的多族裔新移民為美國教會在本地開展跨文化宣教提供良機。以前,美國宣教士要飄揚過海、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異國他鄉從事宣教事奉。現如今,世界各地的居民移民到美國,讓美國基督徒在自己的家鄉就能向未曾接觸基督教的新鄰舍傳福音。
為此,宣教協會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呼籲美國基督徒關注母國新移民的宣教工作,「我們的目標是將福音傳到地極,但同時也不能忽略了『耶路撒冷』,它(美國)是我們在家鄉的宣教工場。」
該雜誌還引述斯坦的話對如何帶領這羣新移民信主提供錦囊妙計。斯坦給出的建議是,教會應先走出四圍的牆壁,深入社區接觸這羣新移民,並和他們建立情誼,再把福音傳給他們。
斯坦希望教會不要再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來」的方法。比如不少教會還是藉著舉辦各樣活動或是打廣告還吸引人走進教會參加聚會。在他看來,這些方法有些過時,效果欠佳。
值得留意的是,關注宗教與公衆生活的皮尤論壇前幾日發佈的新報告稱二成美國人和宗教組織沒有隸屬關係,為歷年之最。不過,報告還指出,大多數自稱沒有宗教隸屬的受訪者對教會和宗教機構的印象較佳,他們非常欣賞宗教組織為社會公義、社區慈善所作出的貢獻。
不僅如此,隸屬於美南浸信會的基督教資源機構LifeWay亦作了一份有關「非基督徒對待基督徒的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非基督徒願意追求基督教信仰,他們希望與基督徒互動,希望看到基督徒又真實又美好的生活。
美國的福音禾場還有極大的空間等待著本地教會的開發。
美國被評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宣教工場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