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展:土耳其從監獄釋放布朗森牧師 轉軟禁家中

當地時間7月25日,布朗森牧師被警察押送往家中軟禁。
當地時間7月25日,布朗森牧師被警察押送往家中軟禁。

安德魯·布朗森牧師(Andrew Brunson) 在被土耳其政府監禁近21月後,從監獄釋放,轉為軟禁在他土耳其的家中,其代表律師稱這是推動布朗森重獲自由的關鍵一步。

土耳其新聞媒體《沙巴日報》(Daily Sabah)25日報道説,伊茲密爾(Izmir) 西部的一個刑事法庭下令釋放布朗森,允許他回到家中,條件是不能離開土耳其。該報道電視畫面顯示,他在當地時間7月25日被警察押送出監獄。

此前土耳其一家法院在18日(上週四)布朗森牧師的第三次聽證會上,判定他犯有恐怖主義罪,判處最高35年監禁,需要在獄中服刑直到10月份的下一次庭審。

據《沙巴日報》報道,新的軟禁令可以出台是因為布朗森和他的律師就其健康狀況提出申訴:自2016年10月7日被關押以來,他已持續減重50磅,現在甚至在服用抗抑鬱藥物。

代表布朗森牧師家庭的「美國法律與司法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Law and Justice,簡稱ACLJ)在25日上午宣佈了這一消息。ACLJ首席法律顧問、川普總統(Donald Trump)的律師塞庫羅(Jay Sekulow)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認為此次從監禁轉為軟禁是推動「布朗森牧師獲得自由」重返美國的「關鍵的第一步」。

「總統在確保布朗森牧師的自由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塞庫羅稱,「我們與總統在這個問題上密切合作,並對他的努力表示感謝。我們期待著布朗森牧師最終被釋放。」

一直致力於敦促土耳其政府釋放布朗森的「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n Freedom,簡稱USCIRF)對這一消息表示歡迎,但強調説,這依然是「不夠的」。

「土耳其政府長期剝奪了這個無辜者的正當程序權利和自由,完全釋放他是必須的。」USCIRF副主席阿里亞加(Kristina Arriaga)在一份聲明中説到,「如果不這樣做,川普政府和國會應該對有關當局採取有針對性的制裁措施,做出強烈而迅速的回應。」

由66名美國參議員組成的兩黨聯合小組層簽署聲明要求釋放布朗森,對於新出台的軟禁令,這些參議員們稱:「 土耳其法院今天做出的將安德魯·布朗森牧師從監獄轉為軟禁的決定,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將有助於緩解布朗森牧師和他的家人在過去20個月裏承受的難以接受的苦難和痛苦。土耳其政府現在應該釋放布朗森牧師,並立即將他送回美國,這一行動將開始恢復我們兩國之間的長期友誼。」

現年50歲的布朗森畢業於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曾擔任伊茲密爾一座新教教堂的牧師達23年之久,於2016年10月被捕,罪名包括與庫爾德工人黨(Kurdish Workers' Party,簡稱PKK)武裝分子和「葛蘭運動」(The Gülen movement,簡稱FETO)領袖穆罕默德·法土拉·葛蘭(Muhammed Fethullah Gülen)有聯繫。葛蘭被指在2016年7月發動針對土耳其政府的政變,目前居住在美國賓州。

布朗森否認了這些指控,人們普遍認為他已經成為土耳其政府向美國引渡葛蘭的政治籌碼,此前土耳其總統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也暗示,布朗森的命運與葛蘭連在一起。

布朗森的女兒傑奎琳·福納裏(Jacqueline Furnari)24日在美國國務院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的世界宗教自由峯會上發表講話,稱父親絕不是一個「試圖推翻任何政府的武裝恐怖分子」,對他的所有指控都是「絕對荒謬和虛偽的」。

美國國務院負責民事安全事務的高級顧問帕姆·普賴爾(Pam Pryor)當日對福納裏表示,國務院在「切實努力」確保布朗森獲釋。

「就像我們看到這屆政府最近將一個被囚禁在委內瑞拉的年輕人帶回他在猶他州的家中一樣,三名美國人在朝鮮被強行扣留,我們也看到他們終於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走下飛機,不久的將來,我們都想出席你父親重返美國的歡迎儀式上。」福納裏説。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