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悉尼克瑞納拉(Cronulla)海灘附近發生了悉尼的第二晚的大型暴動,數千個肇事者聚集攻擊貌似中東阿拉伯地區的人。至今有20人受傷,16人被捕。
據Sydneyanglicans.net的報導,無論從宗教還是道德的角度來説,悉尼這次暴動令一向以「和平」引以為豪的澳洲蒙羞,使澳洲的種族容忍政策受到質疑。因為暴動攻擊的對象是中東阿拉伯地區樣貌的人,程度已升級到種族歧視。
據12月10日悉尼先鋒報,即第一晚暴動當日的報導﹐事發緣於兩名滑浪救生員於12月5日在克瑞納拉(Cronulla)海灘北部被四名中東外貌男子毆打入院。據星島日報昨日報導,當晚一羣又一羣酒後和瘋狂的年輕人團夥﹐駕駛上百輛車聚集鬧市﹐最後演變成有數千人聚集的種族攻擊暴力事件。
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
伊斯蘭教領袖斥責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説肇事者可通過talk back電台和網路日誌(webblog),傳播煽動暴動的指示。
事後,基於中東的電視網路(al-Jazeera)在片章節附註明「故意傷害罪」並在其網站上刊登了以「種族暴動蔓延悉尼」為題和「醉酒暴徒」為注釋的相片。
倫敦「時代」在其特稿版描述這次暴動為「烏合之眾發誓捍衞澳洲人生活的海灘之戰」。
聖公會大主教Peter Jensen:要看暴動的根源
悉尼聖公會大主教Peter Jensen回應這次的事件説,大家不應看暴動的表面,而要看暴動的根源。他從政府立法的角度分析了社會動盪的隱患,認為政府應提高對個人安全的保護,「制定保護個人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是確保不同團體生存和互相容忍的前提。」
聖誕節將至,Peter Jensen認為:「在懷念救世主誕生之時,讓我們思想耶穌是在一個分裂和受盡欺壓的民族中出生。祂在的地方是我們今天所説的『中東』。耶穌為我們建立了和平與公正的模式,早期教會就是建立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下的。」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不是耶穌的教義,他叫我們要愛我們的鄰居而不是攻擊他們。我們應該補注意力集中到耶穌降世的意義,是為了團結,和平而不是分裂。我們的相聚不是根據種族的相似,而是我們唯一的王—耶穌。」
合力抵制暴力 維護社會安定
The Australian報訊,澳洲三位基督教領袖12月13日聚集呼籲政府關注引發悉尼南部接連兩日暴動與復仇的根源,並敦促澳洲居民要合力抵制暴力,維護社會安定。
三名基督教領袖分別是羅馬天主教神父George Pell, 悉尼聖公會大主教Peter Jensen和黎巴嫩馬龍瓜天主教主教Ad Abikaram。
主教Abikaram在澳洲領導著將近13萬的馬龍瓜天主教徒,他重申他們對澳洲的忠心,並以「將澳洲放在第一位」為豪。
為了澳洲的和平穩定,主教Abikaram謙卑地稱他們所能提供的幫助微不足道,但作為黎巴嫩背景的澳洲基督徒,他很希望能與不同背景的澳洲基督徒同心協力,為維護社會的和平穩定作貢獻。他説:「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這會影響到澳洲的未來。」
對於引起暴動的根源,主教Abikaram認為是年輕人還未建立好正確的個人評價和對澳洲沒有歸屬感。他並指出此根源會引發不同背景青年之間更多的不和,和無法無天的行為。
羅馬天主教神父Pell也為了緩和現時的局勢,拋開天主教教會的權威,呼籲要想方設法合力為和平而奮鬥,並聲稱當地的天主教會會合力準備抵制雙方的極端分子,消除暴力。
悉尼聖公會大主教Jensen敦促領袖們應追查造成這長期動亂的根源,並呼籲居民要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