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本期封面:華理克的全球抱負(上 )

【美國編譯】華理克牧師再次成為《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8月18日北美版一篇題為《華理克的全球抱負》(The Global Ambition of Rick Warren)的文章介紹了這位美國超大型馬鞍峯教會的創始人的成長歷程、16日民間論壇上即將與麥凱恩和奧巴馬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對話、他在福音派中的影響力等,特別介紹了他全球性的抱負:通過P.E.A.C.E.聯盟對抗全球五大惡疾:屬靈空虛,自私的領導階層,極端貧困,流行性疾病和文盲。

文章高度評價了華理克的成就與影響力:最暢銷書《標竿人生》的作者、美國最大教會之一的馬鞍峯教會的創立牧師、邀請到麥凱恩與奧巴馬兩位總統候選人對話……他對美國的影響力讓人聯想到「美國牧師」葛培理,即使現在還不能説他是下一個葛培理,但他已無可爭議的成為當今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牧師。

成名之前的故事:擁有傑出管理與編織網路才華

華理克在北加州出生並成長,家族四代都是美南浸信會的牧師,他的父親專門從事教會植堂工作。華理克從小就展示出領導才華,小學六年級開始就一直在學校擔任形形色色的社團活動的領袖。19歲時,他回應了上帝的呼召,進入神學院學習獲得神學博士學位,而同時,與眾不同的是,他又師從著名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魯克,他們既是師生又是好友,德魯克幫助華理克大大提升了他本來就具備的傑出管理才華。

20世紀福音傳教有兩種主導的模式,一是葛培理式的佈道家,一是積極倡導宗教權利。但華理克卻不屬這兩種的任何一個——他善於編織眾教會的網路,編織眾牧師的網絡,他是眾教會的CEO。1980年,當他剛剛從浸信會神學院畢業時創立了馬鞍峯教會,當時教會既沒有一座建築也沒有多少會眾,但卻一直增長直至現在的2萬3千人。1995年,他出版了《直奔標竿》一書解釋了馬鞍峯教會增長的訣竅。如今,他和他的同事們已經訓練了全球50萬名牧師和全美五分之一教會開始「標竿40」的計劃。總之,就像他的好友、大型教會的Joel Hunter所説的,華理克「輕鬆的建立了世界上最廣闊而最具影響力的教會網絡」。

成名之後並不迷恋政治影响力

雖然如此,華理克真正成為「主流巨星」是在他2002年出版了「標竿人生」一書,幫助眾多隻是「禮拜日基督徒」重新認識人生的意義和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特別計劃。這本書在全球發售了4千萬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華理克也突然之間成為著名人物。這種巨大的聲譽與影響力也使得他可以嘗試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2004年總統大選時,華理克也许就開始嘗如何使用他的影響力,使自己成為像杜布森(James Dobson)等具有政治影響力的牧師。雖然他沒有正式背書支持布殊,但是他對布殊的偏愛顯而易見。大選前兩周,他給數十萬牧師發電子郵件,表示基督徒投票時應該考慮候選人在墮胎、幹細胞研究、同性婚姻、安樂死和克隆等方面的態度。

但在發掘自己政治影響力角色的過程中,華理克越來越對此不舒服。他對《時代》週刊説:「…我不相信政治是改變這個世界最有效果的方式。雖然公共服務是高尚的職業,而且我相信大選投票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沒有太大信心。這就是為什麼我是一名牧師,而並非一個政客。我的價值觀與四年前相比沒有沒有改變,但是我的日程卻肯定拓寬了。」

非洲抗艾經歷中上帝責備他不關心窮苦大眾

華理克所説的日程的拓寬也许是指的是他所發起的P.E.A.C.E.聯盟。説起P.E.A.C.E.聯盟計劃的緣起,不得不説起2003年的時候他與妻子一起赴非洲進行抵抗愛滋病的事情。當年,抵抗愛滋病還常常被當地指責為毫無價值甚至是可恥的,但是華理克的妻子卻勇敢的投身於這一事業。就在華理克與妻子同在非洲9個月的時候,上帝對他説「你並不關心那些生病的人和窮苦的人。你需要改變,你需要悔改。」從此以後,他開始注意到聖經裡有2000條經文是關於窮苦的人的,而且馬太福音中除了基督吩咐門徒傳播他的話語實踐大使命之外,還寫著「大誡命」,就是主告訴法利賽人要愛人如己。

在華理克之前,葛培理這一代的福音派們就非常重視慈善傳教,一位從事這種事工多年的領袖Andy Crouch曾説,這不僅可以救助貧苦的人,而且還能夠贏得他們的信賴,將福音傳給他們。但是,華理克在這一點上走得更遠,他並不僅僅侷限於讓貧苦的人得到短暫的救助,而是向全球五大惡疾­­——屬靈空虛,自私的領導階層,極端貧困,流行性疾病和文盲——發起全面的對抗戰役。如果華理克能夠找到好的方法達成目的,那麼數百萬人的生活將會翻天覆地。


相关文章:
《時代週刊》本期封面文章:華理克的全球抱負( 下)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