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对比奥巴马与布殊堕胎政策鲜明差异

obama-bush.
奥巴马与布殊在堕胎观点上有尖锐的不同,图为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职之后送布殊乘坐飞机离开白宫返回德州时的场面。(图:美联社)
【美国编译】美联社最近有报道指出,刚刚上任的总统奥巴马与他的前任布殊在堕胎等关于生育健康事务上存在著鲜明的差异。该报导对两者观点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如下:

白宫网站上所展示的奥巴马对此问题的观点:

"总统奥巴马明白到堕胎是一个引起分歧的话题,他尊重那些不同意他观点的人。但是,他一直都支持选择生育与否的权利,而且他的政府将会优先考虑罗伊案(Roe v. Wade)中所说的妇女权利。他反对任何想推翻最高法院对此案件判决结果的修宪行为。"(注:1973年罗伊案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承认妇女的堕胎权,该堕胎权受到宪法隐私权的保护,此外对于堕胎权的限制应采取"严格审查"标准,并提出"三阶段标准",认为在妇女的怀孕期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怀孕前三个月(第1到第12周),由于胎儿不具有"母体外存活性",所以孕妇可在与医生讨论之后自行决定是否堕胎;怀孕三个月后,政府得限制堕胎,但是只限以保护孕妇健康为必要;在胎儿具有母体外存活性(第24到28周)之后,政府保护潜在生命的利益,除非母亲的生命或健康遭遇危险,否则政府可以禁止堕胎。)

"总统奥巴马原本就在立法拓宽避孕途径、健康卫生知识、以及帮助减少非自愿怀孕预防服务的一个赞助者。第一预防法案(the Prevention First Act)自2007年被采用,未来这一法案将会在计划生育与教导禁欲与安全的性行为综合性教育方面增加资金。这一法案还会停止反对避孕的保险歧视,提高意外怀孕的相关意识,并且对强奸受害者提供富有同情心的援助。"

布殊在上周全国生命尊严日的声明中体现了他对堕胎这一议题的观点:"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我们的创造主给予的礼物,是有尊严的、独一的并且值得受到保护。在全国生命尊严日之际,我们国家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正在等待被生下的每一位人——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与目的。我们也透过为那些软弱和不能发声的沉默人群来说出此点,来强调致力于听从良心的这一信息。"

"政府最基本的责任是保护那些无辜者的生命。我的政府一直以来承诺透过有力的推动收养与堕胎知会父母的法律来建立『生命文化』,反对海外堕胎的联邦基金,鼓励青少年禁欲、资助危机怀孕项目。2002年时,我有幸签署了『保护活体出生婴儿法案』,该法案对于那些在一次堕胎尝试上幸存下来的孩子们提供法律保护。我在2003年也签署了一项关于禁止『部分分娩堕胎』的残酷做法,此法展现了我们承诺在美国建立『生命文化』的决心。"(注:『部分分娩堕胎』在医学上被称为"完整扩张与抽取法",意即把完整的胎儿局部取出,然后摧毁胎儿头颅完成堕胎。按照此种方式堕胎,胎儿会大部分出生,只剩脑袋因为扩宫不足而卡在子宫口,此时医生要用一种特制的剪刀在胎儿头部下方的颈椎处剪一个小洞,然后用真空吸取装置将脑浆全部吸出,此时胎儿的颅骨变软从而可以被强行拽出孕妇体内。该方式被一些医生公布以后在美国引起了很大恐慌和震惊,于是布殊在2003年签署了法案,根据该法案,医生不能故意对孕妇实施生育式堕胎,违反这一法案的医生将可能面临最高2年的联邦监禁。布殊签署这个法案是因为这种晚期堕胎方式过于残忍。)

"生命的尊严是写在所有的男人和女人的心坎上。在今天和全年里面,我们希求建立一个每位孩子都被欢迎出生并且由法律来对此进行保护的社会。"

相关文章:
奥巴马以祈祷仪式开始上任首日工作 (2009.01.22)
奥巴马以教会礼拜开始历史性就职礼一天行程 (2009.01.20)
奥巴马就职礼结束祝祷:上帝带领我们擦去我们的泪水(2009.01.20)
华理克以主祷文结束奥巴马就职礼开始祷告 (2009.01.20)
奥巴马就职前一天 美国众多教会纪念"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2009.01.19)
杰克斯主教等众多宗教领袖将出席奥巴马就职典礼 (2009.01.19)
无神论者状告迫奥巴马就职宣誓勿提上帝意图失败(2009.01.17)
华理克对奥巴马就职礼邀请同性恋主教祷告表示赞赏 (2009.01.16)
奥巴马就职礼呈现美国宗教多样化景观 亦邀请穆斯林与犹太领袖祷告(2009.01.15) 
奥巴马就职礼邀请美圣公会首位公开同性恋主教出席祷告(2009.01.13) 
奥巴马不上教会日子"不好过"急寻属灵归宿(2009.01.12)
奥巴马就职礼史上首次邀请女牧师祈祷礼拜讲道(2009.01.12)
美基督徒新年白宫外祷告19天迎奥巴马就职(2008.12.31)
华理克为奥巴马邀请其担当就职礼祈祷牧师辩护(2008.12.22)
华理克被邀于奥巴马就职礼祷告 引同性恋支持者无端反对(2008.12.18)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