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焦点小组研究分析2023"第二场研讨会,自由传道的叶晞谅分享用小型机动模式探访无家者、与流散群体一同受苦。卢子锋创办的纯白镇以纸版游戏聚集年轻人,互相聆听心声。李洁卿则分享青年全球网络提供各种教育和培训例如咖啡与生命事工,实践行公义好怜悯。突破机构梁柏坚倡群体共学服侍游走信仰的年青人。
根据香港基督教焦点小组研究分析,信徒身份认同趋向多重理解,新型信徒群体有别于体制教会,由下而上推动服侍,出现斜杠牧师自由传道。在"牧养研讨会2023"第二场讲员来自传统机构也有自由传道,分享其事工的新态与生态。
自由传道与流散群体一起
自由传道叶晞谅分享,他的群体没有传统教会的执事会、会友制,用小型机动模式运作,每星期聚会自发探访无家者,提供环境及离开堂会的受伤者,被社会破碎的年轻人一条出路,勉励流散群体有肢体受苦一同受苦。
他表示重新思考:"甚么可以舍弃后仍然是教会,甚么舍弃后已不是教会;甚么是敬拜?"并且找到很多年青人创作的诗歌,以及在不同群体教导诗篇、哀歌是怎样的。
纯白镇与传统教会信耶稣之别
在传统教会事奉的卢子锋创办纯白镇,纸版游戏俱乐部,主要服侍对像是年青人,他指纯白镇好像教会的活动室,也像是一个大草原。房间的设计都多些空间留白,年青人自由倾偈,听到隔离台的人的心声,又可以互相回应,台与台之间的群组随时互动交流。
然而,卢子峰遗憾读圣经、祈祷会不是群体的公约数,极其量是音乐敬拜,不过在这空间就是一起成长,或许有一天年青人被赶出家门,这地方留给他们回来。活出来给年青人就是福音,这可能与传统教会信耶稣得永生上天堂有别。
青年全球网络:年青人述说他们的故事
曾在突破机构服侍会考零分学生的李洁卿,现为青年全球网络高级培训主任,该网络亦为突破姊姝机构,旨在建立使命青年群体,汇聚、装备及动员青年人与青年工作者成为具全球视野,实践行公义、好怜悯、在当地发挥影响力。
该网络透过教育及在职培训,友师同行,让年轻人得著全人培育,认识自我,同时具备专业回馈社会。"咖啡与生命事工"是其中项目,为未能在主流教育制度继续升学的年轻人提供专业咖啡培训和实习的机会,设有咖啡室、咖啡学校、烘焙工场。
青年全球网络也服侍离开堂会的年青人,李洁卿说:" 他们来述说他们的故事,成为我们的故事;工场还接待宣教士体验甚么是营商宣教,也接待过度活跃的人,提供技能给他们出路。"有年轻人参加网络的篮球事工,深刻感受原来人可以犯错,犯错不会被人粗口责骂。
李洁卿补充:"最大接待是最宝贵的,让他们述说自己的故事",每月一晚举行青少年崇拜欢迎他们来,大家在混乱中寻回信仰,所以网络最后都会讲耶稣的。
被问到服侍者用甚么来填补生命以致与年青人同行?李洁卿透露,一个人处理咖啡学校、篮球事工、宣教师培训、共享空间等职务,曾导致胃炎。她说:"街坊入来听他们的故事,见到人的生命成为我的耶稣,当我进入现场我见到耶稣。"另外,每星期一次同工会一起敬拜,感觉并非只有自己一人事奉。
突破机构:梁柏坚倡"群体共学"
根据《香港市民对基督教观感调查报告2021》推算全港基督徒有80万人,香港教会更新运动2021年教会普查,稳定参与崇拜的基督徒接近29万人。突破机构副总干事梁柏坚回应,当中有大部分的信徒游走于信仰,突破机构是将信仰用青少年处境演绎得清楚,尤其是社运之后重建彼此的信任。
梁柏坚自言:"大家无大无细的,青少年来到,他们的回应冲击返突破同工。"这就是"群体共学",形容为"教会与社会边缘之间产生新种类"。
对于社运后的年青人,梁柏坚表示创伤不单是社会,年青人甚么创伤都有,只要易子而教。他形容撕裂并非截肢,爱、圣灵、信仰好像蛋白质来填补,操练更大只的身体,不过并非自己一个人做,他呼吁大家一齐做。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6月9日举行"牧养研讨会2023:站在破晓前的香港教会",发布《香港基督教焦点小组研究分析2023》并举行两场研讨会,邀请不同宗派领袖及机构负责人,分享其事工如何回应香港教会的"生态"及"新态",地点: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上下午两场聚会约300多人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