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堂奋会的第七晚,鲍维均牧师用"跟随耶稣"为题分享了瞎子巴底买的故事,讲解有关呼召的讯息。经文出自《马可福音》十章46至52节。
鲍牧师一如以往地先提出一连串问题引起大家思考。首先,这治好瞎子的记述有奇怪的地方,为何临近耶路撒冷、耶稣快要受死时马可要提到"医治"的讲题﹖此外耶稣不断呼召人们背起十字架跟从他,在苦难中经历神同在,被人弃绝在十字架上。但在今天很多教会似乎不是很现实的题目,是否在没有逼迫的现实这段经文不适用今天教会呢﹖苦难的反义词、或不肯受苦时会做什么﹖鲍牧师与大家一同思想此问题。
马可福音有十多个神迹,鲍牧师先分析了此福音书神迹出现的架构,帮助大家容易明白记载十章瞎子巴底买的神迹的原因,并了解其意义。
十个神迹、两个循环
此福音书的首十个神迹有著两个循环的架构。第四章耶稣刚开始加利利的工作时就受到试探,然后就开始写神迹。4章提到第一个神迹是平静风和海,这是在海上的神迹,第二个神迹5章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可看为医治的神迹。第三个神迹是睚鲁女儿被医好的神迹、中间隔著血漏病女人被医治的神迹。经过三个医治的神迹后再提到六章里喂饱五千人的神迹。
接下来的五个神迹跟上面五个是一个循环。第六个神迹是耶稣在海上行走,与第一个个同是海上神迹,第七个神迹是是耶稣治好病人,七章记载了一个妇人求耶稣医治女儿的医治神迹,然后再有其他医治神迹,如耳聋、舌结的。在三个医治神迹后再有八章的喂饱四千人的神迹。
鲍牧师指出两个循环先是海上神迹、三个医治神迹,然后是喂饱的神迹。在这些经文中马可要告诉读者耶稣是新的摩西,主耶稣在成全古时的应许,因为申命记18章:"主要兴起一位先知像我",说明耶稣是新的拯救的来临。
特别的是此十个神迹经过后,似乎再没有什么神迹的出现。在八章11至13节记载法利赛人盘问耶稣关于神迹的事情,但耶稣指这世代弯曲、悖逆,像摩西古时的世代一样视神迹为无物,不因神迹而敬畏神,因此"再没神迹给他们看了"。十个神迹出现后,耶稣既说明了再没有神迹。然而如何解释十章再出现的巴底买得医治的神迹呢﹖
鲍牧师因此认为,马可的焦点有可能不在神迹,而放在别的地方,就是说耶稣要透过神迹引介另一个思想。
瞎子巴底买得医治—呼召记述
八章以后有两个治好的神迹的记载。八章有治好伯赛大的瞎子,虽然是神迹,但重点不在神迹,而在瞎子见到真理。神迹出现前记载了耶稣责备门徒:你们有眼睛还不见吗﹖意思说瞎子能看到的,你们为什么看不到呢﹖因此两个瞎子神迹像三明治一样夹在中间,说明门徒有看不见的。因此十章的神迹的重点不在讲神迹。鲍牧师先大家看十章瞎子巴底买得医治的记述。此神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首先,在此前记载的神迹里没有一个瞎子的名称被记载下来,不单讲他的名字,连父亲的名字也提及。第二,多个神迹中没有一个被医治的人能讲出耶稣的称号。他听见耶稣就他为"耶稣基督"第三特点,也是这段的中心,是重复了三次的动词"叫",而"叫"的原文正是"呼召"。
因此也正更印证,这段记载中心不在医治,而在"呼召"。讲文学体裁这不是一个神迹,而是呼召记述。此人受神所呼召,因此提及他和父亲的名字,这人认出耶稣的重要性,因此耶稣呼召他。他丢下衣服。这讨饭的人是用衣服去讨饭的,当耶稣叫他时他将养生之物撇下,可说是放下一切跟从耶稣。因此作者下的结论不在他的身体健康,而说"他就跟随耶稣了"。因此讲十个神迹记述,写出耶稣的权柄的记述已过去,而八章以后就是为了交待新的课题。
门徒的瞎眼
第十章瞎子被神呼召,并跟随耶稣,但内容是什么呢﹖鲍牧师提问:"有什么是瞎子能看到,但门徒仍未看到吗﹖"
原来八章12节后面一直讲门徒看不见。耶稣问瞎子:"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吗﹖"此问题耶稣亦曾问门徒,在十章他问门徒:"你要我为你们做什么吗﹖"门徒的回答时要求一个坐在耶稣左右,一个坐在右边。八章记述彼得认耶稣为基督,在十个神迹后他认为基督是荣耀的基督。彼得并未有回答错误,但仍不够,因此八章结尾耶稣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此前彼得认为基督是荣耀的基督,而此处耶稣正式讲自己的苦难。但此后门徒仍不明白耶稣讲的苦难,仍以为基督讲的是荣耀的基督。因此在第二次耶稣预言自己会受苦后,门徒在路上争论"谁为大",及后第三次耶稣预言自己的死后问门徒"你要我为你们做什么"时,他们要求一个坐在耶稣左右,一个坐在右边。
鲍牧师说苦难的相反就是"争论谁为大"。三次预言耶稣复活时门徒都误会了。因此耶稣第一次要强调不要赚全世界、争大争小。但第二次讲完他们又争论谁为大,第三次更争论谁坐在耶稣左右。瞎子看到耶稣是基督,因此他受呼召跟随耶稣,但门徒却看不到瞎子所看到的,当耶稣讲受苦时他们还以为在讲天国是伟大的,然后争论谁为大。门徒不明白"苦难"是什么。没宗教自由的人当逼迫来到时,他们为神忠心。一次鲍牧师问一个传道人:你们最害怕国家发展哪一方面﹖那传道人竟说怕没有逼迫时,因为当逼迫消失时大家都失去信仰的力量。当没有苦难时就"争论谁为大",竞争竟然成为苦难的另一面。
耶稣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表明耶稣不单上十字架痛那样简单,而是将自己摆上,被人间的宗教领袖弃绝,在人间的标准下将他自己完全弃绝。十字架不单是身体的疼痛,更是被人弃绝轻慢。当十字架成为弃绝轻慢的标记时门徒不明白,他们心里反问:你不是基督吗﹖为什么被人弃绝呢﹖
今天教会亦争论"谁为大"
鲍牧师又慨叹在今天教会讲苦难太难。一般信徒以为吃饭祷告被取笑时便算得上为主受苦,以为背主十字架的要求已达到。当耶稣上十字架时,门徒完全不明白,更以为是荣耀的,"今天信徒可能幻想自己受逼时拿著《圣经》被烧死也可,转头来争论谁为大,谁的声音更大,在执事会、团契、主日学,甚至私底下也有这样的争论。"每个人都在争,男人争赚钱多,家庭主妇后争儿子与别人的儿子谁更厉害。学生争分数,长大争职业,结婚后争谁丈夫更好,在教会争谁查经更好、谁将圣经解释得更通。"人不停地争,传道人也在争谁的教会好一些、谁讲道好些、谁带人信主更多。教会口口声声说在传十字架的福音,但结果是群体分裂。美国很多教会不断分开,因为在竞争而没想过这就等于没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
鲍牧师说:瞎子巴底买向主说"我要能看见",这是最没竞争性的要求。但不少信徒向主求比身边的人好一点,"我们在争,一个坐在左边,一个坐在右边。耶稣在讲要上十字架受死时我们还在争,想想多么羞耻!我们今天教会群体是否还在争﹖"鲍牧师年青时跟一个传道人谈话,他说:"我们如果少点气,就犯罪更少。"教会出现的很多问题与教会逼迫没关系,却跟"气"有关。
教会陷入这样的景况下有什么解药﹖耶稣说解药就是「上十字架」。鲍牧师说:「这不是笑话。人在苦难中忽然间会停下来。」当在苦难中不用再争时,人才开始亲近上帝。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人在争时是跟著世界的标准而努力,这不等于拜偶像吗﹖当标准没有了,神在苦难中拆毁我们,难道我们才说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吗﹖」
人在苦难时才停止"争"
鲍牧师说:「人在苦难时人才亲近上帝,苦难时才停止争,苦难来到才停止用别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我们回想自己的生命是否不断争取,甚至影响与身边人的关系。
耶稣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祭司长、文士等弃绝,被人轻慢,原来这就是成全救恩的方法。换句话说每次我们在争时就是背弃十字架的恩典。耶稣说作我的门徒我就会背起十字架跟从我,但人不断争,执事同工、弟兄姊妹,在外面工作都在争,到苦难来临时才意识我们与神的距离多么远。」
他提到美国一所大学的校长罗伯逊30年前辞去大学校长的职位时所作的演讲。他的妻子在89年年底患上绝症,至90年开始行动不便,于是他在51岁正值大学发展高峰之时放下工作全心服侍太太,24年间每天给太太换尿片,喂她吃东西。93年后太太已认不得他了,他仍默默地服侍她。他分享说:有时太太眼神似认得他时,他就整天很高兴了。他想到人只要有一刻望向上帝,上帝就高兴了。从照顾太太中他体会到上帝有多痛苦。
鲍牧师又注意到从巴底买的故事开始不断提到不少小人物,包括寡妇的奉献、罪妇膏耶稣、有人帮助耶稣背十字架、百夫长认耶稣是义人等,他们都背起十字架跟随耶稣。相比下彼得和犹大出卖耶稣、十二门徒都离耶稣而去。门徒跟从耶稣是因为以为有荣耀的冠冕,以为可以绕过十字架跟随耶稣,因此马可开始写一些没争竞的小人物,因为他们更值得被记载下来。
鲍牧师最后作出呼召:「你可能在股巿、家庭、教会都做得很好,但其实只是在竞争,并忘记在十字架上被人弃绝的耶稣。耶稣呼召人不单是信耶稣,或决志为他受苦,更是呼召愿意被人轻慢,甚至生命都被夺去的人。
『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可以看为荣耀的工作,被呼召作光荣的事。但神今天要呼召我们被人轻慢、弃绝,我们还愿意吗﹖还是只愿意做竞的信徒﹖你是否愿意放下竞争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当这样做时,神会复兴我们的家庭、教会、国家,你愿意吗﹖」
相关新闻:
[奋兴会之一] 鲍维均博士讲"圣洁的事奉"
[奋兴会之二] 鲍维均博士:刚强壮胆 敬拜独一真神
[奋兴会之三] 鲍维均博士谈"福"与"祸"
[奋兴会之四] 鲍维均博士:现今的机会
[奋兴会之五] 鲍维均牧师:"列国先知"—耶利米的警世称号
[奋兴会之六] 鲍维均牧师:从约拿讲公义与怜悯
[奋兴会之八] 鲍维均牧师:马利亚,蒙恩的女子
[奋兴会之九] 鲍维均牧师:别拦阻神的工作
[奋兴会之十] 鲍维均牧师:《启示录》的福音与祸音
-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判重罪,帶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總統。「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會長劉哲沛律師從法律和信仰的視角,將川普的經歷與保羅在捆鎖中的福音見證相聯系,強調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義。他也指出,無論世人的身份如何,每個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穌基督而被赦罪,成為神的兒女,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
-
中国家庭教会接收奉献遭"诈骗罪"指控 引发国内外联合声援
近年来,中国多地家庭教会因接收信徒奉献被当局以"诈骗罪"名义进行刑事指控。临汾圣约家园教会成为最新的目标。2024年年底,教会成员、法律界人士及部分北美基督徒领袖联合发布声明,表示反对以"诈骗罪"名义迫害教会,呼吁政府尊重宗教信仰自由,释放被捕人员。
-
韩基总呼吁WEA2025主办教会停止财务支持 并要求关键领导人辞职
1月17日,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Christian Council of Korea,简称CCK/韩基总)发表声明,对计划于今年10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世界福音派联盟(WEA)大会提出质疑。该声明敦促即将承办WEA2025大会的爱之教会(Sarang Church)将其对WEA的财务支持公开化,并要求负责筹备大会的关键人物——WEA副秘书长塞缪尔·蒋牧师(Rev. Samuel Chiang)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