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出中华"是一代海内外华人教会最伟大的宣教梦。一条漫漫福音遍传之路,寄托无数华人宣教士的美好夙愿,凝聚著老一辈华人牧者的心血和汗水。
神州华传前国际总主任林安国牧师就是因著这个梦想,在宣教事奉上呕心沥血、退而不休。他还在《华传》最近一期刊物中撰文,为中国教会走向普世宣教之路支招。
毕生致力于差传的林安国牧师深有感触的表示,中国宣教士进入海外宣教非常不易,很多宣教队伍不是全军覆没就是重创回归,以至让人谈"宣"色变。
但承载"福音出中华"梦想的中国教会不能退缩。既然如此,宣教士的道路要如何走才可稳步前进,如何能长线产生果效?对此,林牧师提出十四点建议。
第一步︰圣经装备
首先,林牧师提出要在真理上打好基础。他说,中国有很多培训的机会。找一个好的训练场所,跟一位好的生命老师比随便拿一个学位重要;受训于有系统的圣经训练课程,好好用一两年在神的话语上扎根。
第二步︰灵格装备
其次是注重灵格上的装备。他指出,灵格包括灵命与品格,有少人只看重追求灵命,却没有追求品格的塑造。情绪、人际、处事、待人、钱财管理等都能反映基督的品格及生命的香气。
灵格的训练不是一时可成,乃须长期在教会事奉中操练儆醒自觉,敏感圣灵的更新,蒙教会长辈及肢体的提点,提升生命灵格的成熟。
此外,灵格也包括心志的坚定与坚强,特别有心宣教的肢体,清楚宣教的呼召而能长期的持守主所托,在未出工场前已能过一个宣教人的简朴生活方式。
第三步︰事奉经验
丰富的事奉经验对宣教同样重要。他建议准宣教士未出工场前应多在教会参与事奉,找出自己恩赐的强项,集中磨利一把刀,使人看出一个有效的事奉生命,能造福教会也使其他肢体得著益处。
第四步︰建立后防
宣教是团队作战,第一线的宣教士离不开强大后方的支持。为此,林牧师建议宣教士上前线之前先要建立后防,可在教会中找一个祷告伴或一班同心祷告的团队,若能有长者成为生命导师作指导前路则更佳。
还多与长者及肢体分享宣教心志及异象,让他们知道如何为你祷告及关怀你。每一个被差者必须有一个好的差派教会,若教会仍未有差传异象或奉献,应尽早鼓励教会开始差传祷告及奉献,讲台应常传讲差传信息及主耶稣的大使命,务求先塑造教会成为一个安提阿式的差派基地。
第五步︰差会队工
林牧师又建议中国宣教士最好加入差会,以得到良好的帮助、督导、队工的组成及增援。倘若还没有成立差会,不妨考虑与一些友好的教会筹组建立差会。
此外,参加一个海外差会也是一个可行的考虑,因为海外差会已有多年的工场经验,中国教会在差传开始的阶段,参加海外差会学习是一个明智之举,等中国教会在差传的经验累积之后,再考虑由有工场经验的宣教士组织国内的差会。
第六步︰宣教训练
宣教训练对宣教士必不可少。但林牧师指出,目前神学院或培训中心能提供宣教训练的不多,最理想是差会能提供比较全面及正规的宣教训练,因为差会的同工有较多工场经验。
第七步︰工场实习
还未参与长宣委身前,有心宣教的肢体最理想是先经过为期半年至一年的短期工场体验,在宣教士督导下学习,因为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及工场情况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能讲得清楚明白,非要现场体验不能了解。
第八步︰技能装备
中国宣教士要走出去,有两个难解决的问题,一是长期工作签证,二是经费的来源。不少中国教会仍未设有差传经费支持系统,单说凭信心前往,却没有支持系统。因此在他看来,目前急切需要的是中国教会先要有制度支持全职服事者。
另一方面,宣教士若要到一些创启国家,这些地区均对福音使者不欢迎或严禁进入,宣教士最好的方法便是带职前往,某种技能对某些国家有助益而易获得签证,同时也可以帮助宣教者的生活经费,减轻支持教会的负担。
第九步︰祷告支持
林牧师表示,到了这一步,准宣教士已预备要出发,只是在教会差遣礼前后,有几样后防的支援要落实安排妥当后才可出工场,免得在前线只知单打独斗而缺乏后防支援,一下子便败北回归,徒浪费人力、财力。
宣教事工是前线的灵战,若没有100个人答应经常为宣教士祷告,最少也得找到50位经常代祷者。准宣教士也应承诺固定时间寄发代祷资料,以便支援者不断收到最新的消息代祷,这样前后方即连成一阵线。
第十步︰经费支持
说到经费的支持,林牧师建议中国教会急需鼓励人人参与宣教奉献,每人每日或每星期一元宣教奉献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计划,若加上经济较强的个别肢体或基督徒商家肯为天国设立基金,准宣教士的筹募将较容易。
中国教会若在经费上避免接受海外的支援是最理想的做法,因为中国教会既要承担普世宣教事工,先决的条件就是自己要在经济上能自养自传,若还要靠海外的支持,恐怕"传回耶路撒冷"就只是一个口号而难于实际行动。
第十一步︰行政支持
除了经费,行政支持也同等重要。林牧师指出差会较比教会能为宣教士提供更好的行政支持。因此,差会的架构应及早建立,行政细则也得及早制定,可从简单的工场制度开始,人多时慢慢细化。
第十二步︰职前训练
另外,宣教士出发前需要职前训练,把一些行事细则,教会差会宣教士三者的关系、团队的建立、事工发展方针等一一交待及研讨,使宣教士有足够的认知才踏上工场。
第十三步︰语言学习
宣教士都要面对语言挑战。为此,林牧师建议宣教士未出工场前已找老师、书本、录音带等先学语言,但最有效还是到工场后有一年的语言学习,这学习不单学听讲,更是学文化。
1年的学习只是初级语言学习,若要有效运用,以后还得努力应用及不断学习才得以提升。
第十四步︰事工体验
林牧师又提及宣教士要懂得谦卑。第一期的宣教士什么都无经验,初时甚至到街市买菜也要有人陪伴,更不用说要大展拳脚发展事工。
因此,刚踏入工场的宣教士应带著一个学生及仆人的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牙牙学语者,幼嫩也什么都不懂,在所有事情皆新鲜的情况下努力向人学习。作一个"谦卑的学生"是一个刚踏入宣教工场者最合宜的心态。
林安国牧师在总结时表示,十字架的道路是窄路,宣教路不单窄更是长,若没有好好的预备,焉能走得远,走得好,走得久。
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劝勉中国教会,"切记宣教的路不可急央A不可偷工,不可贪快,不可比赛!!我们需要靠著圣灵稳健地一步一步走出去!"
资料来源:《华传》2013年1-2月双月刊。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