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神学院柏祺城市转化中心、福音证主协会10月进行"香港基督徒灵性成长"调查及举行两场发布会,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灵性越稳定;香港启发总干事刘恩琪指,突破属灵关口教会扮演重要角色。
年龄越大灵性越稳定
在12月14日的发布会,柏祺城市转化中心总监陈敏斯解释调查目的为了解信徒灵性现况,以及灵性成长的因素,对象是参与教会聚会的基督徒,收回问卷2004份,并与2019年教新发布的调查数据对照。
调查发现,年龄越大灵性越稳定,例如每周灵修一次或多次,50岁以上(83.3%),18至29岁年龄层最低(60.8%);参与服事社区、奉献、传福音的年龄组别之间分别不大。
灵性成长方面,愿意"约见帮助灵性成长的人",18至29岁年青信徒占比例较大(29.4%),他们认为帮助灵性成长的群体是教会弟兄姊妹或牧者;表示"自己与上帝亲近"落在年龄较大群体,50岁或以上近60%。
陈敏斯总结,50岁或以上组别,灵性指数及信仰成熟度明显较高、灵修习惯较稳定、较多认为自己与上帝亲近。
相对于19至29岁年青组别,奉献普遍较低、但愿意跟帮助自己灵性成长的人会面、更多认为教会牧者是帮助灵命长进的人。
灵命成长10站 突破关口教会角色重要
香港启发总干事刘恩琪回应指,不同年龄层对信仰追求和灵命彰显的方式有所不同,年长一辈以灵修、奉献的方法;新一代著重的不是直接宣讲布道,是在生活以基督化生命作见证和分享福音。
她引用乔治·巴纳(George Barna)《Maximum Faith: Live Like Jesus》一书,作者形容灵命成长的旅程上有10个站,借此作为信徒灵性成长中的里程碑,共分三阶段:"决志信主前"(第1至3站)为不察觉罪、担心犯罪后果等;"决志信主"(第4站)认罪及邀请耶稣为救主;"决志信主后"(第5至10站)投入信仰活动,以至经历对人更深的爱。
刘恩琪表示,信徒灵命成长关键点在第6站,决志信主后经历属灵的不满足,这成为继续追求信仰还是回头的关口,若选择后者将继续进入第7至10站。
因此,教会影响灵性成长速度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初信者;另一个重要属灵成长因素是信徒"每天"更多经历神的同在,将生命融入于信仰,在职场、家庭、社交圈子实践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