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商道论坛 世界压力转化为信仰能量

使命商道论坛 世界压力转化为信仰能量

基督徒具有双重身份,地上国民、天国子民。当地上社会价值观冲击基督信仰,基督徒选择走那条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教授叶汉浩出席一论坛,提醒信徒将世界加诸身上的压力,转化为信仰能量,活现天国子民身份。

叶汉浩用《圣经》腓立比书讲解,信徒如何将信仰融入生活,作为与世界忧戚与共的群体。

他指,保罗在监狱中,腓立比的信徒感到忧心,不过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呼吁他们用基督的价值观和心态来转化心中的忧虑。腓立比书出现了三个重要的字词: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圣灵的团契、一同受苦,意即在群体内有共同的价值观互相担当,借此实践信仰。

叶汉浩又指出,今天基督徒面对权势的态度:辨别是非,腓立比书1章9至10节:"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一个人用甚么价值观看世界反映出怎样看自己,所以明辨是非不偏不倚才懂得与群体共度时艰。

其次是顺服基督,信徒学像耶稣的样式,甘愿降卑为人道成肉身取了奴仆的形式,耶稣基督为人的罪舍弃神儿子的身份为奴仆,三年传道走遍各城各乡服事贫苦大众。叶汉浩指,今天信徒学像耶稣基督的样式不计回报,实践信仰,"就是在每天生活中去作耶稣基督做的事情。"在地若天,天上福音实践在世界上。

最后,基督徒要转化价值观,叶汉浩强调,合一不可能建立在错的价值观基础上,信徒面对世界,世俗与信仰价值观成为张力带给人压力的时候,切记进行转化,紧守我们是被神拯救的天国儿女,要活出不一样天国子民的身份。

丰盛社企学会(FSES)10月24日举办"2020使命商道论坛",主题为"忧戚与共",将神学知识转化于生活,在商界以基督教价值观践行信仰,论坛以实体与直播形式进行。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