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唯一照著神的样式而造的受造物,但失去神的样式时便连动物都不如,人类成为自己的威胁。这一切非心理学家、科学家、医学家,更不是政治家可以解决……除非人回到神面前,否则不会有真盼望和方向。"
著名基督教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周日(5月1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行了"婚姻与家庭中的基督宝座2—婚前爱与性之得胜秘诀"聚会。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唐崇荣牧师面对以年轻人为主的听众,一如以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富哲学性的语言、人性的角度讲解这个一般人认为属于个人的课题。
人与动物有鸿沟之别
唐牧师开始时以《创世纪》去讲人与动物本质之差异。他解释《创世纪》一章描述神创造天地万物中,所有被造物中只有人类是用"创造"一词,而其他的受造物包括日月星宿及大自然动物等则用"制造"一词,显示当中隐蔵的重要原则,看到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差别。即使是19世纪进化论的生物学家华勒斯(Alfred Rumel Wallace)亦认为在人与动物之间有绝对的鸿沟,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及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两位进化论臣亦承认他们难以解释为何动物进化过程中,动物会突然地进化而成有理性能的人类,以及在动物的本能行动中会出现良心控告的能。
他进一步说明人跟动物的本质差异可见于人对自由、真理的追求上:"动物只达到本能需要:食色性也。只要可吃、性交欢乐就满足。但人不是这样,有吃要有性也要研究,因此缘故看到上帝创造人时,让人追求真理。人超越于动物,因此要在吃和性的关系上应明白真理,以及在真理原则下应做怎样的控制。"
"性博士"金赛掀起的性革命开始,整个廿世纪道德滑落。唐牧师愤然说:"香港男人平均与七个女子发生性关系。这可以吗﹖可以这样做人吗﹖我们孩子也这样你们甘愿吗﹖我们孩子应该更好。"
他又说:"我们(基督徒)要严肃思想自己是神创造的人,要与不明白上帝真理的人有所分别,更要与上帝制造的动物有不同的伦理准则,如此新的时代就会来临,永世原则重新用于新社会。"
人要活得像神——这是人性的最高尊严
性欲问题看似是个人生理或心理的问题,但唐牧师指出性欲亦是神所创造的,因此他说:"不知道存在问题,无法解决自己的性欲。"
《圣经》创世纪1章便记载:"我们要照著我们的形像、按著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人既按神的形像而造,因此要活得像神,并以神作为人生目的,"这是人性的最高尊严,明白自己如何尊贵的话便不甘愿沦落。"
他又说,教会是最应该去教爱及性的地方,若教会闭口不言,便由其他地方去讲。但今天人不听道,或不愿听,或由于牧师没好好讲道,因此人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亦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没有道的社会是沦落的社会,没道的人性是沦落的人性。因上帝的道我们知道如何生活,发现到自己的尊严,不能沦落到禽兽的生活。"
青年人:教会少触碰性与爱课题
据大会场刊唐牧师的介绍,此次聚会的主要对象是时下的青年:"我们发现很多青年在真正面对这难题(性与爱),却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答案。他们就东找西寻,在路边道听涂说,选了一些不负责的人所写的文章,囫囵吞枣把自己的一生荒废掉了。"
本报与现场参与的青年作了访谈。两位来自大角咀一浸信教会的大专生表示,他们在教会鲜有接受如何处理性爱的教导,朋辈成了他们谈论性的更好对象。其中一位青年弟兄表示教会团契中曾分享类似话题,但由于聚会是男女一起而感到难于启齿。另一位来自灵粮堂的姊妹亦表示教会性与爱课题的教导付之阙如,若有相类问题多会找传道人倾谈。
唐牧师亦劝勉教会应成为社会的指引:"所以我认为教会不应当道貌岸然,教会应当勇敢真实且富有爱心智慧,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清楚、真实,有爱心地把它提出来,成为昏迷之人的苏醒,成为混乱之人的镇定,成为在迷途中指引方向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