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乐与赵启正对新书各抱不同盼望

一位基督徒与一位无神论者之间的交流
美国著名布道家包乐正访问中国,与前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啓正一同出席《江边对话》新书发布会。二人在会上作了友好拥抱,分享了此书的出版缘由,然而二人显然对此书有不同期盼。

在《江边对话》一书里,包乐写道:"我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耶稣基督得到平安。这是我的梦想。因为我们每人都有死亡的一天,而特别的是,耶稣让每一个信他而悔改的罪人有绝对的永生的保证。"

"每次踏足中国,我都会认识社会不同领域及影响力的朋友。"包乐在福音联合会的新闻稿上说。"我看到不断的改变……希望这些关系及变化会带来更大的宗教自由。"

他又说,当千万中国人认识耶稣基督时,相信会为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带来正面的改变。

他梦想在中国举行政府认可的露天布道大会,并相信每次到中国的旅程都令他向这美梦推进一步。

包乐的儿子凯文亦在联合会的代祷信中透露,其父希望趁著在中国的时间建立关系,寻找机会分享福音,亦希望在当地教会讲道。

《江边对话》的另一作者赵启正的梦想却大不相同:"我,亦有一个梦。我的梦想是:有信仰者与没有信仰者的交流能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环节。"

"美国和中国是两个大国。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先进国家,而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必要积极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包括宗教对话,及以信仰者及无信仰者之间的对话。"

据包乐福音联合会,包乐在中国亦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会面。蔡武表示《江边对话》一书反映出中国政府对宗教的态度正在改变,同时相信此书能促进中美领袖间的和谐和友好交流。

《江边对话》一书是以对话形式,对一位基督徒与一位无神论者之间的三次交流,内容覆盖宗教、哲学、科学等范围。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