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在华教育的检讨"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由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3月9日至11日主办的"将根紥好—基督宗教在华教育的检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集了多位重量级国内外学者,包括美、加、英、德、台湾、香港、大陆的二十五位学者,全面检讨基督宗教在华的初等中等教育。研讨会分成历史、教育、文化与社会,以及宗教与神学四个角度探讨,分三天进行,引起了现场学者们热烈的讨论与回应。

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的马如雷(Roman Malek)教授,美国加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的斐士单(Daniel Bays)教授与中央大学的王成勉教授组成筹备委员会,受到学术界与宗教界的重视。

3月9日,研讨会的主题演讲由现任美国Rutgers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鲁珍晞(Jessie G.Lutz)担任讲员,他谈到宣教师来华成立的中小学校,为近代中国知识的啓蒙作出极大的贡献,此外,宣教师建立的女子中学,对女性自主意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当天讨论的题目还有教会教育之考察以及教会运动与政策。章开沅、邬月清教授以武汉为中心的考察,发表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基督教中学的校园文化。也有查时杰教授从《诸外国的对支投资》与《中国基督教会年鉴》两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会在中小学校教育的关系。

基督教中学的校园文化

章开沅教授指出,民国时期的武汉是华中重镇,在那里有近十所教会男女中学,各基督教中学在学制、规模等方面都向著正规化发展。他特别探讨了在课余时,青年男女们纷纷组织社团,开展各种宗教和文艺活动,创造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这些学校的主体文化氛围是宗教性的,对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基督教中学,校方组织的节日大致分为宗教性和政治性两类,由于基督教中学有宗教背景,平日已经很注重宗教教育,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都会抓紧机会举办各种活动渲染宗教气氛,希望能够感染学生的信仰。章教授又说,女子中学的宗教气氛一般都比男子中学浓厚,无论是学生信徒比例或参加宗教活动也比男子中学高出钗h。

最后他指出,校园处处是文化,而此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弁遄C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在课堂教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都会受到薰陶,影响到他们日后选定的生活目标,对获得人生意义全面的体验有很大的帮助。

教会运动与政策及天主教教育

当天研讨会还有关于教会运动与政策及天主教教育的部分,前者由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的陈方中教授,谈民初中国天主教本地化运动的教育理念,以及天主教香港教区圣神研究中心的林瑞琪教授,探讨宗教传播与反宗教传播──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天主教会在教育政策上的争议。后者则由中国北京语言文化中心主任魏扬波(Dr.Jean-Paul Wiest)、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狄德满教授(R.G.Tiedemann)和华裔学志的马如雷(Roman Malek)教授分别发表论文。

林瑞琪教授表示,天主教教会传统以来一直十分注重教育工作,天主教在华的教育史,可追溯到元朝孟高维诺总主教的时代。在论文中林教授以察哈尔省天主教聚居的西湾子村的教育情况为例,阐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天主教会在穷乡僻壤开办教育的重要性。不过由于明未的政治动乱及清初的禁教,传教士未能公开活动,当时天主教的教育工作被视为西方文化入侵的工具。自19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天主教陆续展开教育的工作,特别以小学为重心,对中国原有的启蒙教育,产生了冲激和挑战。

最后林教授总结说,国民政府强调中国民主,又对带有西方色彩的天主教学校十分顾忌,但事实上,天主教教育对中国社会带来的裨益是不容置疑的。国民政府未看到教会完全无意与政府争国民的教育权,回头看一场二十多年的纷争,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相关新闻:
两岸三地及美、德、加国际学者,研讨基督宗教在华教育
(200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