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50周年:展览x青年交流 x研讨会 彼此#HereWeAre

突破50周年:展览x青年交流 x研讨会 彼此#HereWeAre

突破机构举办"在这里 为彼此 #HereWeAre"系列活动,以展览、青年交流和研讨会与青年一起探索未来。展览透过艺术创作呈现青少年的追寻与挣扎;青年交流营造面对面交流平台;研讨会汇聚专家探讨精神健康及职志发展等议题。

每个青年人虽然都是独特的个体,却在一个又一个的关系网中,互为彼此,借此模塑自我的身分价值。

为鼓励大众关心本地青少年今日的处境和需要,突破机构延伸50周年主题"凭信坚立向前",将于6月6日至16日期间假中环大馆,以《在这里 为彼此 #HereWeAre 》为题,举行重点系列活动,透过举办展览、青年交流及研讨会等一连串活动,连结社会不同伙伴,与青年一起探索未来的新路向。

展览透过数据整理、艺术创作、模拟体验、现场交流,呈现香港青少年的追寻与不安,挣扎与期望。深愿在了解交流的同时,大家也能看见自己的位分,在这里,为彼此,行出一小步。活动适合学生、家长及大众参与。日期:6月6至16日,地点:中环大馆复式展室 01座。

青年交流来自12个青年单位于不同时段现身展览区域,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如何在种种张力下,仍然行出一小步的实验,以回应城市的需要。活动适合学生、家长及大众参与。日期:6月7至10日、15至16日,地点:中环大馆复式展室 01座。

研讨会汇聚国际、本地专家及实践者,透过主题演讲及座谈,就青年"精神健康"及"职志发展"等重要话题,共同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培育青少年?",并讨论如何为自己、为他者在结连中创造空间,彼此承担、互相造就,让青少年构建整全自我。活动适合学者、青少年工作者、社工及教会牧者参与。日期:6月7日,地点:中环大馆赛马会立方。

详情浏览:https://hereweare.breakthrough.org.hk/

(资料来源:编辑自突破机构新闻稿;相片由突破机构提供)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