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度分析教会产生冲突的原因后,北美华神行政部主任李光陵牧师进一步分享教牧面对冲突应时有的心态。他表示,若要战胜教会冲突的巨大挑战,教牧首先应知晓面对冲突的理由。
教牧需要保持教会的合一与和谐
李牧师表示,面对冲突的目的不是要争论谁对谁错,而是要寻求教会的合一与和谐。哥林多教会之所以成为"问题教会",不在于缺乏恩赐,而是归咎于纷争不断,缺乏追求合一的心志。
牧者蒙召牧养群羊,"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他的职责所在。当牧者能够把冲突的焦点重新调整到教会的合一与信众的和谐时,个人的得失利益就能够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放下,"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教牧需要正视罪恶的毒酵与影响
李牧师又补充说,教会追求和睦不能以牺牲立场为代价,即不意味著教会必须包容罪恶,隐瞒事实。例如保罗面对哥林多教会乱伦、伤风败俗的事件,就毫不妥协。
"掩饰罪恶,逃避问题并不是教会和牧者应有的态度。找出罪恶的根源或问题的症结,才能诚实地面对真理,带出真正的顺服与生命的重建。"他说。
他认为牧者需要帮助落在试探与罪恶中的人了解,因为只有在基督里,人才有被基督的宝血赦免、饶恕、洁净与更新的可能。
教牧必须肩扛起化解冲突的责任
一般人都不喜欢面对冲突,牧者也不例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华人既存的处世之道,但运用在教会中必须小心谨慎。
李牧师表示圣经对此问题的原则是,教会内的冲突应该由教会来处理,牧者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担起化解冲突的责任,以避免问题在教会中发酵,以致于影响了全教会,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如保罗除了指责哥林多教会在处理道德性的犯罪没有尽职之外,还指出他们在处理信徒之间的纠纷上也显得软弱无力。所以,今日教牧都不能对教会冲突默不作声,而是效法保罗挺身而出,扛起责任。
未完待续,敬请留意
相关新闻
北美华神李光陵牧师畅谈教牧与冲突化解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