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楊錫儒促反轉自私心態學捨己

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楊錫儒促反轉自私心態學捨己
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楊錫儒促反轉自私心態學捨己

高雄福氣教會主辦「2023幸福小組國際研習會」8月28至30日在高雄海洋流行音樂中心海音館舉行,創辦人楊錫儒牧師呼籲會眾,傳福音是去除自私、學習捨己:「耶穌不要你失憶,耶穌要你回憶。」

該次研習會主題為「看不見的更關鍵,幸福良率UPGRADE」,參加者來自8個國家包括:香港、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等、219間教會、3,600多人,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在第一日研習會分享題目:「若有人要跟從主」。

他以自私和捨己作對比,引用馬可福音8章31至34節記載耶穌教訓門徒將要被殺過三天復活,彼得勸阻的時候耶穌轉身看著門徒責備彼得「撒旦,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33節)。

楊錫儒解釋,耶穌責備彼得因為他只體貼自己和人的意思,沒有在乎耶穌和愛祂。最後在危難之時更加三次不認主,這全部都是自私的展現。

耶穌不容許人的生命當中有甚麼東西比祂更重要,楊錫儒指出:「耶穌不要你失憶,耶穌要你回憶。所以福音要撇下一切,福音和自私是對立的,福音要捨己、自私就會捨棄耶穌……。」

自私的相反就是捨己,耶穌要求門徒若要跟從祂就當捨己,背起祂的十字架來跟從(34節)。楊錫儒並且提到開辦幸福小組受到不少阻攔,源於自私心態,幸福小組的門徒訓練就是除去人的自私本質,效法耶穌捨己,盼望信徒生命更新從自私轉向捨己。

楊錫儒早前接受GOOD TV專訪時表示,今次的研習會針對開辦幸福小組的教會,反思做得沒有預期好的原因,在過程中犯了甚麼錯?因此,選擇「看不見的更關鍵」為主題,要是看得見就沒有人在乎;看不見的才容易忽略。

他又提到,教會與社會都講愛,然而兩者不一樣。教會的愛是十字架的愛,十字架的愛就是犧牲。因此教會傳福音不是講一大堆方法論,而是怎樣去實踐愛。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