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证主协会旗下的《神州情》近日发出3月中国代祷之页中提及家庭教会发展的喜与忧。喜的是,随著中国社会逐渐开放,以及教会在社会上的美好见证,基督徒已不再被视为边缘群体,基督信仰被更多人了解和接纳。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家庭教会内部仍问题重重,有待突破和解决,例如缺乏牧者、教会无法自养及管理不善等。此外,《神州情》还提及中国农民工出现留乡工作的新趋势,农民工群体亦是一个倍需关注和代祷的福音禾场。
以下是《神州情》3月中国代祷之页内容:
默默付出自己──为服侍山区教会的同工祷告
"感谢你们对我和我们山区教会一直的鼓励和帮助。你们在电邮里介绍的一些提供属灵资源下载的网站,我让懂电脑的弟兄帮忙登陆,发现里面的资料很有用,现已下载供教会同工传阅。现在天气寒冷,我的旧病复发。在天雨路滑之下,我要在一个月内走访山区二十个教会,面对交通困难与身体软弱,我需要额外的恩典去服侍,请众弟兄姊妹切切为我祷告。"(西南区教会同工关弟兄分享)
代祷:感谢主使用互联网络帮助同工装备。求主恩待关弟兄,使他刚强壮胆,靠著圣灵的大能克服困难,努力牧养山区教会。请为全国各地为了牧养山区和偏远教会而默默付出自己的教会同工代祷。
缺乏属灵指导──为教会的管理祷告
"我们的教会有倾向『独裁』的问题,教会建立的时间不长,信徒多是中老年人,很少年青人。同工们对真理、对教会的管理都缺乏认识,也没有好牧者给予属灵指导,所以就出现了今天这种混乱的状况。"(江苏省教会同工胡弟兄分享)
代祷:乡镇教会普遍缺乏管理,有些教会领袖更以"一言堂"形式带领教会,就如以上同工所言。求主帮助教会领袖有机会学习管理教会的方法,建立事奉团队同心带领教会,共同寻求神的心意,作讨神喜悦的事奉。
经济问题带来沉重压力──为教会的自养祷告
「我们的教会由宣教士建立,一向在经济上仰望神,教牧同工凭信心生活,不受薪,这已成为教会的传统。由于没有教会津贴,教牧家庭的生活捉襟见肘,师母要下田耕种赚取生计,虽然仍有三糊口,但实在无法负担孩子上高中的学费,生活艰难。在经济缺乏又无法要求教会发津贴的情况下,师母常要筹算如何维持生计,承受著极大的精神压力,结果得了抑郁症。」(中南区教会同工分享)
代祷:请为这位师母祷告,求主医治她,并赐下经济出路。不少内地教会难以自养,无法为教牧同工提供生活津贴,使教牧家庭常受经济问题困扰,同工难以专心事奉。求主扶持这些家庭,使他们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求主帮助教会正确理解"凭信心生活",实践"工人得工价"的真理。
"足不出省"的就业潮──为农民工就业新趋势祷告
农历新年过后,内陆省份纷纷开始了本地招工潮。随著全国经济急速发展,内陆省份的企业也陆续得到发展,招工需要大增;加上沿海和内陆地区企业给农民工的待遇差距不断缩少,使农民工留乡工作的意欲大增。例如,作为农民工输出大省之一的河南省,今年就有七成工人有"足不出省"的就业意愿。这样,农民工的"输出地"正变为"回流地",农民工就业市场正进入新阶段。(综合报导)
代祷: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在本地打工,意味著离乡背井的打工人口会减少,这对社会发展有利,除了令经济发展更平衡外,家庭成员也不用长期分隔两地,能减少相关的家庭问题发生。求主使这种农民工就业新趋势为农民工家庭及整个社会带来祝福。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