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暉一、教會裏發生的怪事情前幾年,當侯君麗師母辦完父親的喪事,從北京回到紐約的教會的時候,她發現教會起了一些奇怪的變化:一些原來熱心服事、傳福音的弟兄姊妹和同工們,現在正在熱心地談論、傳揚一個令人興奮的「生意機會」。據説這個「生意機會」是由一家生產營養保健產品的公司所提供。任何人只要付幾百美元入會,並購買首批產品,然後再轉賣產品,發展其他人入會成為其「下線」,自己就可以作為「上線」從其他「下線」和「下線的下線」的銷售額中獲得佣金。據説這種新興且大有能力的銷售模式可以使參加者迅速致富。人們也在熱心地談論那些產品的奇妙功\能,諸如某些人的關節炎、過敏症、糖尿病甚至癌症被治治癒等等。當君麗師母還在北京照顧患癌症的父親時,孝順的劉同蘇牧師就買了一些託人送回北京給岳父服用。很快,「劉牧師的岳父服用某產品治好了癌症」的消息便傳開了。甚至在老人家過世幾個月後,這個消息仍在流傳。教會這種令人擔憂的狀況逐漸惡化。牧者們注意到,聚會一結束馬上有人攤開文件開始談生意。在這個處於大都市、訪客流動量很大的教會,常常是初訪的新朋友離開之前已經開支票入會了。更糟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教會裏開始出現爭吵,有人抱怨説賺不到錢、上當了;教會外面也有人來告狀説,「教會的人出去騙人,牧師也不管」。一時間內憂外患,牧者們開始明白,一種叫「傳銷」的東西正在侵蝕為害教會;許多同工和會友都不同程度地陷在其中。眼看著羣羊走迷,憂心如焚的牧者們開始在聚會、同工會和私下各種場合陳明利害,苦勸迷失者們回頭。師母回憶説那些日子牧師常常凌晨才回家;但他們的心卻異常剛硬,不肯回頭。最後牧者們下決心奉主名潔凈聖殿;教會是萬民禱告的殿,絕不能成為賊窩(見馬太福音21:12-13)。這一宣告使會眾嘩然,結果幾位重要同工和會眾共二十幾人離開了教會。這事發生在2000年,教會因此受到極大傷害,一年多時間才漸漸恢復過來。至今,當回首往事,師母仍舊傷痛不已。然而這並不是傳銷為害教會的第一例。早在1998年,位於西岸洛杉磯的華夏基督教會就曾遭遇同樣的打擊。該教會的張志剛牧師在《基督徒如何對付罪》(見《生命季刊》總第15期)一文中記述:「兩年前(1998年)我們教會出現了兩條直銷(傳銷)線,一條是賣保健品,一條是賣化妝品。一些慕道朋友來到我們教會不止是拿到福音單張,也同時會拿到直銷生意的名片。所以有人就在問教會裏怎麼會有「老鼠媽媽」(傳銷網俗稱老鼠會)。我禱告清楚,就奉主的名放膽傳講‘潔凈聖殿’的道,帶領弟兄姐妹們高唱「教會要榮耀你的名」。最後我們教會因此出現了分裂;有些同工因自己就在從事直銷,卻不願停止而離開。」正因為對這樣令人心悸的故事略有記憶,當今年(2003年)傳銷之風刮進我們這個中西部小城教會時,很快就引起同工們的警覺和關注。為了對傳銷有一個清楚瞭解,以致能夠按真理站穩立場,保護教會,同工們開始警醒禱告並多方蒐集資料,請教牧者,並在聚會中組織討論,目前我們在下列幾方面對傳銷有了一些初步認識。 二、何謂「傳銷」?傳銷又稱直銷(direct sales)、網銷(network marketing)、超連鎖店銷售(UnFranchise Business)或多層次銷售(multi level marketing),以及最初出現,後來被立法禁止的金字塔式銷售(pyramid scheme)。它是一種無零售店,產品銷售通過傳銷員們組成的金字塔式網絡進行的一種銷售方式。每個傳銷員經由上線介紹,交納入門費並認購一定數量的產品,從而獲得資格可以招募新傳銷員作為下線,並從他們和他們的下線的銷售額中獲取佣金。目前傳銷生意的一般運作方法是:傳銷員在各種場合(如家中、私人聚會、工作場所、教會、學校等)利用各種機會(如聊天、電話、聚餐\、工休、課餘、教會聚會之餘等)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宣傳演示產品,進而以高額收入、快速致富、提前退休等為廣告宣傳所謂的「生意機會」,以達到發展下線,組成金字塔式銷售網,進而從中取利的目的。美國是傳銷的發源地。近十幾年來美國的傳銷業因著誤導欺騙、誇大收入、偷税漏税等問題頻出醜聞和訴訟案。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49個州通過了《禁止金字塔式銷售》法案。2002年6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反金字塔式銷售法案》。該法案在第2款(1) 規定了「金字塔式銷售」的定義:「(A)給參與者的回報來自於新加入者所付出的金額;(B)向新參與者作出許諾,給其投資以巨額回報;(C)使用詐騙或欺騙的銷售方式,導致資源有限的、不知情的個人受害」。[1]此外,還有一系列的各級法庭裁決(ruling),試圖在法律上規範傳銷業。針對這些法律規範,大的傳銷公司為避免被訴多調整作法(如佣金的記算法等)並強調傳銷員是獨立業主(Independent Business Owner),應單獨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因著缺乏督導,這些法令常常無法有效地規範傳銷市場。傳銷自80年代末進入中國,發展迅速且混亂。十年間,金字塔式銷售,老鼠會詐騙泛濫成災,成千上萬人受害上當。1998年4月21日,中國政府頒布法令,全面禁止傳銷業。但時至今日,傳銷在中國仍是禁而不止,非法傳銷活動時有發生,有些甚至涉及團體暴力,成為危害社會的「經濟邪教」。三、傳銷的欺騙性在傳銷上吃過虧上過當的人都會明白這樣一件事:當初他們被拉入會,付入門費和首批貨款的時候,以為自己是「投資者」,是「業主」;其實,他們才是傳銷公司真正的顧客,大部分的產品都賣到他們手上,實際賣到非傳銷員顧客手上的產品只佔很小的比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曾告誡消費者小心落入合法傳銷公司的金字塔陷阱:「當心那些聲稱你可以從不斷增長的下線賺錢的傳銷計劃,即你的佣金來自下線的銷售而非你親自銷售產品。」一項法庭裁決判定:傳銷公司至少70%的盈利應該來自非傳銷員消費者。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即使是賣日用品的安利公司(Amway),也只有18%的收入來自對非會員顧客的零售。[2]實際上就是傳銷員買了產品和陷入了「業主」的迷夢,而傳銷公司得了訂單和真實的盈利。幾乎所有的傳銷公司都以高收入為廣告來吸引人,比如「財務獨立」(financial independence),「每週$1500-$2100的額外收入」,「2-3年退休計劃」等等。事實是隻有不到1%的傳銷者能盈利—哪怕只是微利;相反,大多數傳銷者會遭受經濟損失。當威斯康星州檢察長(Attorney General)起訴安利公司(Amway)時,當年的退税數據顯示全州安利公司的「直接(direct)」傳銷員平均虧損了$918。如新公司(NuSkin)在1998年只給大約0.3%的「活躍」傳銷員開出佣金。[3]美安公司(Market America)的實情也很值得懷疑;在公司售給新傳銷員的訓練材料《系統有效複製法之十大步驟》(複製: duplication,即發展下線)上有這樣一個「問答對策」示範。如果你想要發展的人問:「那你現在賺多少?」,回答:「真是個好問題!目前,這頭90天,我沒有虧錢。我正在爭取18個月內賺到超過我上班工資的數目。但這些都不重要。什麼樣的收入能讓你的生活改變? 每週額外$1500怎麼樣?我還沒有賺那麼多,但是,讓我給你介紹一下┅┅」。[4]這種誤導手法並不難看出。更可怕的是,在這個發展下線的「複製」過程中,這種誤導手法也同時被「複製」了。那麼,做傳銷怎樣才能賺到錢呢?美安公司的《經營手冊》(Career Manual)提供了這樣一份路線圖:先設定你的短期目標,比如,在6個月內實現每四周賺$1500;那麼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你需要每個月發展3個下線;想要發展3個下線,你需要向12個人介紹生意計劃。要想向12個人介紹生意計劃,你需要邀請24個人。[5]也就是説,半年內你要邀請144個人,向其中72個人介紹生意計劃,發展其中18個人作你的下線。這個複製過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由親到疏列出所有可能發展的人的名單。很難想像有多少人會有144個人可供邀請。然而,即使做到這一切,你只是有可能達到每四周賺$1500的「短期」目標;要想達到每週額外賺$1500的廣告目標,如果可以按比例推算的話,你和你的下線們需要邀請576個人,向其中288個人介紹生意計劃,發展其中72個人作下線,中途退出的空缺需要增補(資料顯示:至少50%-70%的傳銷員會在第一年退出[6]),所有的下線必須繼續不停地賣產品、發展新下線(不知道他們還能賣給誰,發展誰)。盡管略做計算就可以發現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這本《經營手冊》仍赫然宣稱:「大部分人頭幾個月只用業餘時間做,便能得到一份不錯的第二收入。但是,如果照著美安的成功\藍圖去做,能在幾個月內超出他們上班收入的人並不少見。在兩年內,很多人都能發展出一個每星期收入$2100甚至更高收入額的生意;而且這個生意足夠穩定,他們甚至不必經常去管理它。」[7]這樣白紙黑字的欺騙和誤導實在令人心驚!難怪市場諮詢專家Robert Fitzpatrick經過十年對傳銷的研究後得出結論:「這種多層次銷售的模式,正如大多數傳銷公司所採用的,是一個商業騙局(marketplace hoax)。」[8]當然傳銷公司不是這樣説的;他們一再聲稱,傳銷這種新興的有效的銷售方式終將取代傳統的商店零售方式並重振美國經濟。甚至有人謠傳哈佛大學商學院也開有傳銷課。該學院教授Thomas Bonora在「Marketing News」上撰文指出:「我們沒有在哈佛商學院教授這種方法,那不在教學大綱上。據我所知,全美國沒有任何一所有聲望的商學院教這個。┅┅多層銷售這回事,就像鏈鎖信(chain letters)和其他諸如此類的東西,有時是在‘是否合法’的邊線上,並且超出了‘是否道德’的邊線。」[9]四、傳銷的危害性傳銷不僅是一種不誠實的商品銷售方式,更是一種有害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這套系統訓練的目標是造就出這樣的一種人:他對自己的處境,特別是經濟狀況非常不滿;他相信自己應該得到每星期$2000以上的收入,有比現在更多的自由時間,並且 2-3年內就可以退休,繼續享受源源而來的高收入;他認為這才叫做成功\;他相信只要下定決心,堅信自己,就一定能夠靠著他裏面的潛能和力量(greatness)獲得成功\;他看自己是個業主,擁有一個潛力無窮的生意;是個領袖,帶領、督導他的下線們的工作;是個好心人,把好產品、好健康、好機會、好收入帶給別人;他看別人,比如親戚、朋友、同事、鄰居、教會會友、熟人、生人、遠處的、近處的,都是他潛在的下線和顧客,他的候選名單上的一行、生意圖表上的一個方塊,是他可以用心計和技巧去影響左右,最終為他帶來利益的人;他投入精力時間和金錢參加聚會、組織聚會、與人約談、演示產品、介紹生意,他的心思意念感情全撲在這個目標上,不僅自己這樣,也要「複製」下線們成為這樣的人。從這裏可以看出,傳銷的一大危害就是引誘人崇拜金錢和自我,毒化人的心靈。我們以美安公司的訓練材料為例來看這個引誘過程。首先,它告訴你成之道的首要因素就是「心態」(attitude)。你必須「相信」自己。唯一阻擋你成的因素,就是你不相信自己。而你之所以不相信自己是因為你裏面有一個負面的(negative)「信仰系統」(belief system),那是從小你的父母、老師等等你所尊敬卻非成之人的教育灌輸所建立的。現在你要開始建立一個正面的(positive)「信仰系統」;你要常常和「成的人」在一起;要聽公司出的磁帶,看公司的錄像帶,參加大小聚會,讀公司出的資料;千萬不要聽反面的意見;那隻能強化你的負面「信仰系統」,阻礙你成。下一步就是把目標寫下來,要具體,比如每週收入的金額、想要的新車、首飾、房子的款式等等。然後每天早晚兩次閲\讀、「觀想」(visualize)這些目標,想像你已經擁有這一切,甚至去試開一下你所想要的新車,試戴那些首飾,參觀你夢想中的房子,如此使你的目標「感情化」(emotionalize);要堅持不懈,讓這種操練成為喂養你的潛意識的「精神糧食」(mental diet or food);這樣你內心的慾望就會佔據你(Your inner desire will take over),成為你奮斗的動力。[10]最後一步就是行動。如果你鎖定6個月內月收入$1500的目標的話,你就應該:每天讀30分鐘生意資料,聽30分鐘「自我改進」(self-improvement)磁帶,邀請一個人聽你的介紹;每週向三個人介紹生意計劃,發展一個下線,跟進上週聽過介紹的人,打電話給上線負責人(leader),賣$50產品,找一個新的零售顧客;每兩周參加一次家庭聚會;每月參加一次訓練;此外,還要每年參加三次當地的講座、一次地區大會、一次全國大會、一次「領袖培訓」。這套訓練正像一個陷阱,用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引誘人漸漸陷入自我膨脹、自欺欺人、崇拜金錢的生活方式中,使人終日想錢、談錢、為錢而活。然而神的心意是要我們為祂而活;要我們知足感恩、謙卑信靠、仁愛誠實、專心愛主,而不是貪心驕傲、用人取利、一心為財。主耶穌説,「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愛這個惡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6:24)。瑪門一直都在與神爭奪靈魂;屬靈爭戰是真實的,無法迴避,就在教會裏,在人心裏。傳銷的另一大危害是扭曲人際關系,傷害教會和社區。每個人都擁有一些親密的關系,比如家人、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教會弟兄姐妹等等。親密關系是神給人的祝福,使我們在其中享受彼此的信任和真誠的關愛。但傳銷卻教人從利益的角度看待親密關系;它使信任和關愛成了生意籌碼,親朋好友被按生意潛力分類,與人交往也帶上了盈利的企圖;這一切都會給親密關系帶來傷害。另一方面,親密關系也被傳銷用來削弱人對引誘的抵抗能力。開始時,人們可能因信任而不設防;後來又可能因關愛而不忍拒絕;結果是親密關系受到更深一重的傷害。人裏面驕傲爭競的罪性本來就是對人際間和諧關系的挑戰,而傳銷卻是有系統地製造爭競,任由人內心的貪婪侵入人際交往;因此,傳銷是任何以親密關系為基礎建立的羣體和社區的瘟疫和禍害。教會所擁有的親密關系和屬靈地位,使她成為傳銷所瞄準的一大目標和受害者。在傳銷公司訓練人建立生意名單的材料裏,他們按照生意潛能的大小將人分成很多類。最前面的四類分別是:(1)你所尊敬的人;(2)真誠關心別人的人;(3)教會中的活躍分子;(4)做個人輔導的人,比如教會負責人、醫生、律師等。[11]一旦傳銷進入教會,基督徒對神的渴慕和信靠被瑪門所代替,弟兄姐妹之間純潔的屬靈關系被利益所扭曲,會友們招呼新朋友的動機從傳福音變成發展下線。教會的可憐光景可想而知。本文開始所講的兩個教會因傳銷而分裂的事實就是例子。事實上,許多教會包括美國教會都深受其害。當然,受傷害最大的是陷入傳銷的人。他們後來的景況常常是友情盡失,人財兩空,其個人屬靈生命的損失更無法估量。求主憐憫,願神的愛將他們挽回。我們須謹記聖經的教訓:「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6-10)五、傳銷背後的「新紀元」異端信條瑪門崇拜雖不是什麼新事物,但卻是「新紀元運動」的招牌之一。「新紀元運動」的基本信條是:「我就是神」,「我裏面有無限的潛力使我無所不能」。近年來流行於商業訓練的「激發人類潛能運動」,正是這種信條的具體實踐。其中的華人權威陳安之在他的大作《超級成功\學》中寫道:要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喜歡我自己,我是最棒的。」要告訴自己:「錢真好!錢真是好!我愛錢!」[12]傳銷公司的訓練更是如此。「你裏面的光告訴你你是偉大的,你裏面的偉大能使你成為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救贖(salvation)就在你裏面。」這些在傳銷公司的大會及錄音帶上經常被重複的論調正是撒但的回聲:「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對此,神的審判是,「你必墮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以賽亞書14:13-15)在「我就是神,所以無所不能」的信條下面,還有一套具體的修煉方法,其中之一叫作「積極思想」(positive thinking);傳銷訓練所用的觀想法(visualization)正是這種方法的玄學(metaphysics)名稱。具體的作法是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變成一幅畫,集中精力拼命去想像,越逼真越好,並且堅信這是真的;據稱心靈的力量就會被釋放出來影響物質世界;所以經常這樣做的話便會心想事成。[13]對此,基督徒專家們普遍認為,這是印度教、佛教和黃教(Shamman)的傳統巫術;並且是各種行邪術者公認為最有效去接觸靈界、獲得超自然能力的方法。Walter Martin認為這是給敵基督和假裝的光明天使開門的作法。[14]有些陷入傳銷很深的人被別人這樣描述:「整個人都變了,像被鬼迷了一樣。」當心,他們可能真的被魔鬼迷住了!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美國教會都有傳銷侵入,甚至有牧師、長執、神學院教授陷在其中。Kim S. Mather弟兄在他所著的《你的教會是賊窩嗎?》(Is Your Church a Market Place)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真實故事:美國有一間鄉村教會,因著一對外來夫婦帶來傳銷,幾個月內,全教會除了牧師外都涉入其中,以致每週三的教會聚會無人參加;因為人人都去參加「生意聚」了。有很多文章和書籍的作者指出,傳銷因著採用了與傳福音相似的作法(evangelical approach),所以對教會的破壞特別嚴重。本文開頭所講的紐約侯君麗師母的教會和洛杉磯張志剛牧師以前所牧養的教會,是兩個因沖突以致分裂的例子。還有更多的教會正在靜悄悄地被傳銷侵蝕;正如一個傳銷者所言:「兩條線就分裂?有的教會七、八條線還不是活得好好的。教會分裂是因為牧師在台上罵人,把人給罵走了。」敢於對付罪的牧師容易被批評為沒有愛心,不講合一。問題是教會怎麼能與罪合一呢?「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與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哥林多後書6:14-15)「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麼?」(雅各書4:4)當商業欺騙、瑪門崇拜和「新紀元運動」的異端信條侵入教會,與神爭奪靈魂的時候,神的兒女們豈不應當警醒?注釋:[1] 何凱立,《世界直銷法概況以及對中國直銷立法的建議》。http://www.dsrc.nsysu.edu.tw/[2] Robert L. Fitzpatrick, 「Does MLM Pass the 70% Test?」 [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www.falseprofits.com/default.html[3] Robert L. Fitzpatrick, 「The 10 Big Lies of Multi-Level Marketing」; [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www.falseprofits.com/default.html[4] Market America, 「10 Steps To Systemized Effective Duplication,」 p.3.[5] Market America, 「Career Manual,」 p.17.[6] 同 [3]。[7] 同上,p.8.[8] 同 [3]。[9] John Milton, 「Four Lies about MLM」; [on line]; available from http://www.mlmwatch.org/01General/mlmlies.html[10] Market America, 「Career Manual,」 p.14.[11] 同上,ch.4, p.2.[12] 張逸萍,《新紀元的陷阱》(美國中信出版社,2001年),□第237頁。[13] 同上,第124頁。[14] 同上,第128-129頁。參考書目:(1) Mather, Kim S. \「Is Your Church a Market Place?\「 [on line]; available from(2) Fitzpatrick, Robert L., Joyce K. Reynolds. False Profits. Herald Press, 1997.(3) Walsh, James. You Can\'t Cheat An Honest Man. Silver Lake Publishing, 1998.作者彭暉,來自中國大陸,現居美國中部,為本地華人教會同工。(注:本文的名字都不是真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傳銷之風 危害教會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