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会更新运动(下称教新)发布"2021逆境中香港教会跟进研究",更新2019年教会普查未及涵盖过去两年社会和教会生态的剧变,调查发现会众一年内流失10%、青少年却微增;移民潮下5成半表示不移民。
堂会年内信徒流失10% 青少年微增
堂会崇拜人数在2014初雨伞运动之前达到高峰,及后连续五年下跌大约10%,但从2019年3月至12月,不足一年内已经流失10%,对比2014至2019年2.5%更高。
不过青少年聚会人数轻微增加,由2019年3月的14,295人回升至12月的15,619人,原因归纳为二:堂会因应社会运动调整牧养方式,多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其二是堂会参与社会活动增加,2019年"6.12事件"前后对比,由69.3%增至82.5%,再将2014年雨伞运动与2019年反逃犯例比较,后者过半堂会走进社区牧养社群。
疫情网崇青少年下跌4成半
但疫情期间参与网上崇拜的青少年人数下跌4成半,从2019年12月(15,619人)减少至2020年3月(8,766人),教新归因部分堂会网上崇拜没有划分年龄。
至于疫情缓和后堂会实体与网上同步崇拜,人数明显回升,实体崇拜(154,484人)对比2020年6月第三波疫情后恢复实体崇拜(131,604人)上升17.4%。
5成半不移民 1成已经移民
教会移民潮方面,据堂会过去两年(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牧养时发现移民意向,信徒清晰明确表达不移民(57.4%),表示正考虑移民(19.9%),正准备移民(11.3%),已经移民(11.4%),而小型堂会信徒移民意向较低,估计细堂会凝聚力较高。
该次教新普查于2021年6月至10月期间向全港华语堂会进行问卷及电话访问,收回886间堂会资料,发布会于11月11日在金巴仑长老会道显堂举行。
后续分析:公祷、辅导、堂外牧养促青少年回归
另外,教新研究主任刘梓濠及总干事梁国全在11月12日播出的"时代观景:社会运动下的香港教会",专题回应普查中堂会青少年的去留。
刘梓濠据调查结果,分析平均每堂会牧养的青少年实际人数,2019年3月与2021年3月比较,初中至初职人数差不多;在社会运动期间青少年人数没有减少,初、高中人数稍增,大专人数轻微下降。
在调查问卷当中,提到堂会牧养时因著社会气氛、政治氛围关注会众的情绪健康,青少年达到5分(7分最高)。堂会在社会运动发生期间相关行动和回应增加,包括:崇拜公祷、辅导受情绪困扰的会众、堂会和信徒家庭以外地方作关心牧养;不过堂会公开表达政治立场及分色(按不同政治立场群体)牧养不多或不赞成。
梁国全回应,2019年之前青少年人数流失原因可能有几点:学业压力、信仰挣扎等,2019年堂会加多关心各层面的会众,特别对青少年情绪、心灵、信仰关怀,例如基督徒在动荡社会怎样作见证,青少年就愿意回来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