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信心聖經神學院院長郝繼華牧師,日前在美東基督教教育大會專題講座上分享了「21世紀教會所面臨的挑戰」,讓大家看清步入21世紀的教會所面臨的普遍問題,並獻上良策與眾教會共勉,攜手迎接新挑戰。
外患:反基督教思潮來勢洶洶
郝牧師首先指出,物質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衝擊造成教會外部壓力的主要力量,不僅如此,這種思想已滲透到西方的文學、藝術、音樂、影視、哲學及宗教等多個領域,深刻影響著人們所生活的時代。
後現代主義與基督教信仰是「水火不容」的,郝牧師提醒基督徒注意其四個特徵,以免受其迷惑。第一,後現代主義主導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思想或宗教主宰這個時代。第二,後現代主義認可真理的相對性,反對任何形式的權威。
其次,後現代主義雖認同神的存在,但否認神的全知全能,並主張人類可以與神分享神性,通過各種不同途徑,人可以獲得超自然的能力去影響或改變周圍的環境。説白了,後現代主義在蠱惑「人就是神」。
第四,後現代主義時代因其複雜的內涵而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各種奇談怪論,甚至違揹人類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如同性戀,十分容易為後現代主義的社會所接納。
他還指出後現代主義思潮逐漸東移,開始影響亞洲地區的人們的思想和信仰。無疑,後現代主義成為教會開展福音工作的主要障礙。那麼,如何向後現代主義者傳福音?
郝牧師認為他們面對福音的反應不是懷疑神是否存在,而是難以接受「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以及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拯救」,所以教會要給後現代主義者「對症下藥」,從而有的放矢地引導他們歸入基督教信仰。
此外,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太多所謂基督教團體或信眾破壞教會的形象等問題不容小視,這些「外患」亦應引起教會的廣泛注意和檢討。
內憂:教會發展裹足不前
説到教會的「內憂」,郝牧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四大內部憂患,盼望教會能自我檢討、痛定思痛,勇於變壓力為動力、善於變挑戰為機遇。
首先,和這個世界一樣,教會似乎從來沒有安寧過,包括人事、紛爭、道德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其次,教會不容易發展前進,超過80%的小型教會為生存掙扎。對此現狀,不少領袖感到氣餒。
第三,教會裏客人多、主人少,換句話講就是單單聽道的人多,願意行道的人少。到頭來會發現,能動的人永遠是少數,勤於事奉的總是那幾張熟面孔。第四,教會本身都自身難保,怎能做到植堂、宣教?
接下篇:郝繼華院長:21世紀教會所面臨的挑戰(下)
郝繼華院長:21世紀教會所面臨的挑戰(上)
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