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为何我还需要牧师?

——约翰·派博的回应

按照约翰·派博牧师推荐的"领航者读经计划"(见《基督日报》年初文章介绍),我们刚刚完成了新年第一个月的读经内容,阅读了《诗篇》23:1–3、《马太福音》9:36,以及《马太福音》10:6。这些经文启发了一位名叫大卫的听众,他向约翰·派博牧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约翰牧师,您好!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牧者,一位主权掌管万有、完全足够的牧者,祂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但即便如此,我们好像仍然需要人类的牧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两种层次的牧者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比如,《诗篇》23篇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但我仍感到缺乏,仍需要我的牧师在生命中的帮助。那么,上帝作为全能的牧者,与人类牧者的角色如何结合起来?"

约翰·派博牧师通过这一问题,引领我们思考上帝设立人类牧者的深意,同时展示出教会作为上帝智慧与荣耀之"钻石"的多面性。

landscape

上帝的智慧:通过教会转动荣耀之钻

上帝的荣耀就像一颗钻石,每一个切面都能反射出祂不同层面的智慧、恩典与力量。保罗在《以弗所书》3:10中说:"为要藉著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也就是说,上帝设计教会的每一方面——包括它的会众、结构、领袖、福音和使命——就是为了展现祂智慧的多样性。

上帝完全可以选择直接治理祂的教会,而不通过任何人类代理。祂本可以直接向每个信徒显明祂的旨意,而无需设立牧者或让信徒彼此服事。但祂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

约翰·派博指出,答案在于上帝的设计不是仅仅将教会变成一个由众多孤立个体组成的群体,而是一个彼此连接、彼此服事的共同体。这样的设计不仅更有效地彰显祂的智慧和荣耀,也使教会成为更丰富的见证。

 上帝为何喜爱通过人来工作?

纵观圣经,上帝显然喜爱通过人类代理来成就祂的旨意。从创造世界到救赎历史的核心事件,上帝常常以间接的方式,通过人来祝福人,而非直接施行一切。例如:

在教会中,信徒被呼召彼此鼓励、彼此服事(参《希伯来书》3:13、《加拉太书》5:13);

信徒之间要彼此相爱、彼此赦免(参《约翰福音》15:12、《以弗所书》4:32);

信徒要彼此劝勉、激发爱心、行善(参《罗马书》15:14、《希伯来书》10:24)。

通过这些命令,上帝显明祂希望信徒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羊与牧者"垂直关系的体现,更是"羊与羊"横向关系的展现。

牧者的设立正是这一设计的核心部分。牧者不仅仅是引领和照顾的角色,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彰显了上帝的荣耀。牧者通过他们的服事,转动了上帝荣耀的"钻石",让更多层面被显明。

 牧者与群羊:钻石多面的反射

上帝设立人类牧者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让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上帝的属性。当牧者忠实于他们的职责时,他们的服事显明了上帝的智慧和恩典:

牧者以喜乐服事(参《希伯来书》13:17):他们的喜乐展示了他们所事奉的主何等宝贵。

牧者以谦卑领导(参《提摩太前书》3:6):他们以副牧者的身份事奉,指向基督是唯一的至高牧者。

牧者持守真理(参《提多书》1:9):他们捍卫纯正的教义,彰显福音的宝贵。

牧者成为榜样(参《希伯来书》13:7):当他们效法基督时,成为会众学习的榜样。

与此同时,群羊通过顺服牧者,同样反映出上帝的智慧。当信徒喜乐地接受牧者的教导、顺服牧者的带领时,他们表现出对基督的满足和对教会设计的认同。而当牧者与群羊彼此相爱时,这种关系所展现的美好,进一步反映出上帝的恩典与智慧。

 最后的思考:为何需要两层牧者?

最终,上帝通过牧者和信徒的互动,让祂荣耀的钻石不断转动,反射出祂多样的智慧。约翰·派博总结道:"上帝选择通过人类代理来完成祂的旨意,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比直接施行更丰富、更全面地彰显祂的荣耀。在成千上万种信徒彼此相爱的方式中,祂的智慧、恩典和能力被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因此,"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并不与我们需要牧师相矛盾。相反,这两层牧者共同协作,既显明了上帝的主权与丰盛,也通过人类牧者的服事,使我们更加认识这位伟大的牧者。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