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以諾牧師:「讓香港成為蒙福的城巿」

「和平之子全人關懷計劃」巡迴籌款活動 帶出關懷貧困訊息

6月11、12日連續兩天摆放在上水廣場的一系列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展板,引來趁週末逛街的人駐足觀賞。這是Networkj主辦、一連七個週末「和平之子全人關懷計劃巡迴籌款活動」 的第一站,希望讓更多人關心「城巿睦福團契」的工作,給予愛心支持。

在場義工表示,捐款情況雖然不大熱烈,但當看見內地來港的小朋友跑來把五元人民幣投進捐獻箱時, 令他們也為之感動。

Networkj負責人林以諾牧師表示這個籌款活動是偶然產生的。DJ蘇施黃與隊友十多人參加為期7日全程250公里Marathon Des Sables撒哈拉沙漠步行籌款時,希望此行能成為更有意義的事工。與林牧師商討後,決定為城巿睦福團契籌款,因而有了這活動。

林牧師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城巿睦福團契。當他得悉香港有120萬貧窮人時感到很震驚。他感到香港人熱心扶貧活動,但很少人關心本地貧窮情況。

林牧師説:「香港人常認為貧窮是因為懶,但實際有社會客觀因素。」一方面香港不像福利國家,接受綜援的人只夠餬口;另一方面香港也不像菲律賓等貧窮國家那樣接受貧窮,人可靠做「小手作」維生。

「在香港,連做小販也不是容易的事,香港的貧窮問題夾雜了發展縫隙,窮人既餓不死,也吃不飽。」

林牧師認為一個城巿依靠社會福利、很多人不自力更新是不健康的,因此他支持城巿睦福團契的事工,希望幫助低收入家庭自力更新;另一方面,在貧富懸殊問題加劇的香港,富人需要回饋社會,令香港不走向兩極化。

林牧師説:「希望香港成為蒙福的城巿。」

「和平之子全人關懷計劃」巡迴籌款活動將繼續於以下日期及地點舉辦 :
18-19/6 荃灣廣場
25-26/6 新城市廣場
2-3/7 新達廣場
9/7 新元朗中心
16-17/7 東港城
30-31/7 世貿中心

主辦單位 Networkj 呼籲眾教會踴躍支持, 到場參觀及捐獻。


「城巿睦福團契」是香港唯一以本地貧困者為對象基督教機構,主要為貧窮人士提供危急性援助,建立社區互助精神,並向他們傳遞福音訊息,使他們在信仰裡得到真正的安慰。

「城巿睦福團契」網址:http://www.peacemaker.org.hk/urban/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